AGI(人工通用智能)

搜索文档
深度丨Salesforce前CEO:Agent按结果付费将取代订阅制;语音交互会超过文本,成为下一代用户界面的核心
搜狐财经· 2025-09-13 06:42
但 Sierra 的野心远不止于"省钱"。Bret 一再强调,AI 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夺取市场份额。如果电信公司通过 AI Agent 将流失率降低 5%,整个生命周 期价值模型就会彻底改写。他把这称为"客户体验的台阶式变化",而这种变化,只有在数千万、上亿用户的超级企业里才能发挥出真正威力。 主持人: 对 AI 的未来,他并不掩饰自己的乐观:语音交互会超过文本,成为下一代用户界面的核心;AGI 的标准已经被模型反复超越,未来几年甚至可能出现由 AI 推动的第一批科学突破;而"超级智能"的讨论,则提醒人类在无法理解系统时,必须用技术去监管技术。 与此同时,他也承认这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类似 90 年代互联网的泡沫。就像当年的 Pets.com 与 Amazon 并存,AI 也会有大批失败者,但长期来看,它必 然会像互联网一样重塑全球经济。"一定会有人亏掉很多钱,但也一定会有人赚到很多钱。" Bret 还直指一个常被忽视的现实:代码正在商品化,但软件不会消失。写 ERP 的代码可能变得轻而易举,但合规、维护、更新和监管这些"无聊却关 键"的部分,才是企业真正愿意付钱的理由。软件就像一片草地,"你写了它,就得负 ...
GPT-5惹争议,奥尔特曼:别再纠结“是不是AGI”
金十数据· 2025-08-12 03:10
AGI概念演变 - OpenAI首席执行官认为人工通用智能术语定义日益模糊且失去原有意义 因不同公司和个人对其有截然不同的定义[2] - 行业专家指出AGI作为模糊的科幻式定义往往制造炒作迷雾 掩盖专业化人工智能领域的真实进展[3] - 公司倾向于用等级制描述智能系统进展 而非简单二分法 因随着能力提升二分法显得过于粗糙[5] 技术发展现状 - GPT-5被定位为更智能快速且有用的系统 尤其在写作编程和医疗咨询领域表现突出[3] - 新模型遭遇用户批评 被认为只是渐进式更新而非颠覆性突破 在对话风格和长文本理解方面存在不足[4] - 公司承认当前模型距离自主持续学习仍有差距 但预计未来两年将在数学定理和科学发现领域取得关键突破[4][5] 商业影响与市场动态 - OpenAI凭借实现AGI的承诺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最近估值达3000亿美元并准备以5000亿美元估值进行二级股票出售[3] - 人工智能公司被建议明确新产品在全球统一标准下的表现 因当前市场缺乏规范[4] - 行业观点认为AGI概念可能分散注意力 更应关注具体能力进展而非模糊的通用智能定义[5]
生成式AI已骗过人类判断,资深编辑解读当下AI五大关键趋势
36氪· 2025-07-24 09:20
生成式AI技术发展 - 生成式AI技术已强大到令人警惕 从业者需要不断审视对技术发展速度的假设 [1] - 音乐领域的变化正在蔓延到所有媒介 包括代码、机器人技术、蛋白质合成和视频制作 [1] - 谷歌DeepMind的Veo 3等新一代视频生成工具正在被广泛使用 技术正被嵌入到各类产品中 [1] - AI已经很强 且还在不断进化 无论认为AI是最伟大的发明还是最大威胁 都不要低估它 [3] AI幻觉特性 - AI编造信息被称为"幻觉" 例如客服机器人承诺不存在的退款 律师引用虚构案例 [4] - 幻觉是生成式AI的特性而非缺陷 生成模型本就是被训练来编造信息的 [4] - 无意义的内容往往能与现实高度吻合 未来不会出现"不产生幻觉"的版本 [4] AI能耗问题 - AI能耗巨大 主要源于数亿用户每天使用模型 总能耗急剧上升 [5] - ChatGPT每周有4亿活跃用户 成为全球第五大访问量网站 [5] - 科技公司争相在沙漠地区新建数据中心 改造电网以应对能源需求 [5] - 主要AI技术公司未公布太多能耗信息 支撑AI繁荣所需能源尚不明确 [5] 大型语言模型原理 - 无人确切知道大型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 虽然知道如何构建和运行它们 [6][7] - 模型像从外太空来的 科学家只能从外部试探 试图弄清其本质 [7] - 在更深入理解之前 无法确切知道它们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 也无法控制其行为 [9] AGI争议 - AGI(人工通用智能)定义模糊 本质上是"比当前更先进的AI" [10][11] - 主流研究人员开始宣称"即将实现AGI" 但缺乏证据证明这一趋势必然延续 [10] - 人们对AI能力产生夸大假设 加剧科技乐观主义者与怀疑论者之间的文化战争 [11]
全球最大IPO上市要来了?OpenAI与微软商讨数十亿新融资|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2025-05-12 03:08
微软与OpenAI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 微软计划向OpenAI投资数十亿美元以换取2030年后对其新技术的访问权 同时可能放弃部分新营利性业务股权 [2] - OpenAI拟将微软收入分成比例从20%降至10% 原协议涉及1740亿美元收入的20%分成 [2] - 微软收购Inflection AI并任命其CEO苏莱曼领导微软AI部门 加速自研模型MAI以降低对OpenAI依赖 [12][13] - 微软内部30%代码已由AI生成 公司强调AI价值在于计算和推理训练技术 [17] OpenAI商业化进展 - OpenAI计划IPO上市 近期从软银等机构融资400亿美元 估值达3000亿美元 协议包含2025年未转型公益公司则投资额减半条款 [9] - OpenAI将豪掷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公司Windsurf 该公司年营收4000万美元 估值12.5亿美元 [15] - OpenAI预测2030年总收入达1740亿美元 智能体等新产品收入将超越ChatGPT [23] - ChatGPT月活用户突破5亿 较去年12月增长66% 付费用户超2000万 年化营收曾超30亿美元 [7][12] AI行业动态 - 中国开源模型DeepSeek引发关注 OpenAI面临高管流失及模型创新压力 [8] - AI编码领域龙头Anysphere获9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90亿美元 其产品Cursor年收入3亿美元 [16] - 德勤报告显示中国高科技企业超50%研发投入集中于AI领域 AI+教育等垂直应用增长潜力显著 [19][20] - 全球AI编码应用商业化能力强劲 开源模型降低技术门槛加速普及 [17] 技术发展 - OpenAI连续发布推理模型o3预览版和GPT-4.5 技术领先微软自研模型 [13] - 微软尝试整合Anthropic、xAI及开源模型 构建Copilot AI助手产品生态 [12] - 微软AI部门聚焦十年技术自给自足 而非短期成果 [14] - 行业认为AG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 将创造新认知任务实现人机协作 [17][18]
理想汽车20250316
2025-03-16 15: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理想汽车[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年业绩表现**:全年销量突破50万辆,四季度交付量达15.8万辆创季度新高;四季度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3%;净利润同比下降,但环比增长25%达35亿元;总研发费用超110亿元,虽影响利润率但现金流健康[3] - **2025年发展前景**:预计一季度交付量8.8 - 9.3万辆,销售收入234 - 247亿元;推出新纯电平台及I8、I6车型;充电网络新增1420座超充电站,总充电桩超1万根,零售中心达500家,支持销量增长[3][4] - **智能驾驶战略布局**:2023年盈利后加大投入,高阶智能驾驶车型销量领先,国内自动驾驶核心数据领先;算力储备大幅提升,算法和人才储备进步;6.0版本智能驾驶系统获好评,未来将保持行业领先[5] - **未来销量增长及纯电动系列发展预期**:2024年战略调整后展现韧性,2025年重点推进纯电动系列发展;随着续航、充电网络及速率提升,高端大型车市场有望全面增长,预计下半年销量加速,I8、I6推动销量提升[6] - **从智能驾驶到AGI发展路径**:符合产业逻辑,具高度资源复用性;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机器人底层技术框架相似,可用于更多场景产品开发,巩固市场地位并拓展新业务[7] - **汽车产业进入机器人产业优势**:大规模生产具高可靠性、低成本和高效率,汽车公司具备底层技术、生产组织能力、渠道网络和品牌认知度,适合进入机器人产业[8] - **人工智能和AGI领域战略布局**:有长远规划,李想专注人工智能和AGI,抽调智能驾驶技术团队人员负责基座大模型开发,显示中长期战略清晰及对未来增长信心[9] - **估值水平及未来潜力**:当前市销率一倍多,行业龙头小米今年PS为五倍,明年预计两倍以上;理想处于行业顶尖梯队,合理估值应为2 - 3倍或2.5 - 3倍,当前估值低且战略正确,值得布局[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事布局变化**:马东辉负责智能汽车业务,李想专注人工智能和AGI领域;抽调智能驾驶技术团队人员负责基座大模型开发,推进矩阵式组织架构及WGI战略规划[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