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

搜索文档
宁夏“贺兰渔工”:盐碱地里养出“新希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6:04
盐碱地渔业改造模式 - 贺兰县通过科学引灌黄河水和改良土壤盐分结构 将盐碱地改造为连片标准化鱼塘 破解治理难题[3] - 采用"渔业改良盐碱地"模式 打破村民守着土地没收入的困境 实现资源变资产[3] - 形成"稻渔共生"和"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 提升水体利用率并产出优质水产品[4] 就业与技能培训 - 开展"贺兰渔工"专项培训 内容涵盖鱼苗培育 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实用技术[3] - 邀请资深养殖专家现场授课和手把手教学 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3] - 直接带动150人从事螃蟹养殖 捕捞和分拣工作 人均年增收一万元[4] 经济效益与产业提升 - 渔工月收入达5000多元 显著改善当地居民收入水平[1] - 螃蟹价格从每斤30-45元提升至45-65元 每年促进养殖户增收2.5万元[4] - 合作社吸纳11家农户参与养殖 实行统一种苗 管理 分拣和销售的"四统一"模式[4] 产业发展模式 - 建立"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 培育新型养殖能手[4] - 打造西北干旱地区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范例[5] - "贺兰渔工"成为盘活盐碱地资源和带动群众增收的亮眼名片[3]
【商洛】推动冷水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26 22:31
产业发展现状 - 商洛市2024年建成全省首个4.0版鱼菜共生示范基地 渔业总产值达5.67亿元 其中冷水鱼产量5091吨位居全省第一 [1] - 全市建设冷水鱼示范基地8个 稻(藕)渔综合种养基地2个 大水面生态养殖示范基地1个 [6] 技术创新应用 - 采用4.0智慧养殖系统实现鱼菜共生 通过水循环技术将鱼排泄物转化为植物养分 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平衡 [2] - 应用数字化智能养殖系统 包括5G数据传输、AI决策分析等技术实时调节鱼池环境 采用"双层海融模块+绝缘脂"等创新技术 [2][3] - 推广6种生态养殖模式 引进8个鱼类品种 应用20项先进技术 建立6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攻克5项关键技术 [3] 重点项目推进 - 山阳冷水鱼产业园采用梯田自流水养殖设计 一期25亩鱼池已试养 二期25亩完成60% 预计7月全面投产 [5] - 延坪镇两岔河村养殖基地实现"一地生四金"模式 包含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合作社股金、龙头带动资金等多重收益机制 [5] 经营模式创新 - 商南县格瑞农业通过生产托管、收益分红等合作方式带动农户 务工人员月收入达4000-5000元 [7] - 商南县推行"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带动480户增收 镇安县"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模式辐射1300户从事养殖 [8] 品种与规模扩张 - 引进三文鱼、鲟鱼、罗非鱼等品种 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从"小散弱"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