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搜索文档
图解税收 |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问答速览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3 01:06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2] - 优惠政策不受征收方式限定,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企业符合条件均可享受 [2] - 企业享受优惠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方式,需留存行业说明、从业人数计算过程、资产总额计算过程等资料 [2] 从业人数与资产总额计算标准 -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2] - 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企业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计算公式为: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2] - 年度中间开业或终止经营活动的企业,按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相关指标 [3] 预缴申报与汇算清缴规定 - 企业在年度中间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按当期情况判断享受优惠,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指标按"全年季度平均值"公式计算至预缴申报期末 [3] - 预缴时享受优惠但年度汇算清缴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需按规定补缴税款 [3] -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 [9] 分支机构优惠政策适用 - 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企业,应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和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优惠条件 [11] - 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12] 税收优惠叠加适用规则 -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优惠同属减低税率类优惠,不得叠加享受 [13][14] - 企业可自行选择更优惠的政策,当同时符合条件时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额通常更优惠 [16] - 前期享受小型微利优惠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当期申报时改选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方式,对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统一按15%税率计算 [17][18] 纳税申报表调整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优化调整,取消《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107040),减免所得税额优惠事项整合至主表 [7][8] - 纳税人可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在主表相应行次选择填报 [8] 合规风险关注点 - 企业需准确申报从业人数,包括劳动关系职工和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19] - 年度和季度申报均应按统一口径计算从业人数并准确填报 [19]
实用:增值税留抵抵欠申请及申报表填写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2 00:55
增值税留抵抵欠政策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同时存在期末留抵税额和增值税欠税可通过电子税务局申请以留抵税额抵减欠税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2] - 留抵抵欠操作需通过电子税务局【一般退税管理】或搜索关键词进入模块 系统自动带出纳税人留抵信息、欠税信息及呆账税金信息[4][5] - 欠税抵减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自动执行 不可自由选择抵缴项目 且可同时抵缴滞纳金[6][12] 留抵抵欠操作流程 - 申请提交后分智能审核和人工审核两种情形 智能审核符合规则则自动办结 人工审核需税务人员介入 纳税人可通过进度查询跟踪办理状态[7][8] - 完成抵欠后 留抵税款流水账记录减少额 下一申报期增值税附列资料二第21行自动带出抵减金额[10] 政策适用条件与范围 - 适用主体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且需同时满足欠缴增值税和存在留抵税额的条件[13][14] - 留抵税额可抵减查补税款欠税 依据国税函〔2005〕169号文件执行[15] - 抵减金额按欠税发生时间逐笔抵扣 先发生先抵 包含呆账税金及滞纳金 以通知书日期截止计算欠缴总额[16] 会计处理方式 - 欠税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时 按留抵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7] - 欠税税额小于期末留抵税额时 按欠税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8]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方式 无需备案[28] - 资格期满当年未重新认定前暂按15%税率预缴 年底未取得资格则补缴税款[29][31] - 若存在申请弄虚作假、重大安全事故或环境违法行为、未报告重大变化或未填报年度报表等情形 将被取消资格并追缴已享受税收优惠[33][35] - 符合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条件的政府拨款可作为不征税收入 需满足资金拨付文件、专门管理办法及单独核算三要素[37]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热点问答(一,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05 00:43
小型微利企业定义及条件 -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2]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现行优惠政策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该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3] - 优惠政策不受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限定 无论查账征收还是核定征收方式均可享受 [3] 优惠政策享受方式 - 企业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方式享受优惠 通过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相关栏次即可完成申报 [4] - 需留存备查资料包括:行业非限制禁止说明、从业人数计算过程、资产总额计算过程 [4][5] 从业人数与资产总额计算标准 - 从业人数包括劳动关系职工和劳务派遣用工 按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 [6] -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各季度平均值之和/季度数 [6] - 新设或终止经营企业按实际经营期作为纳税年度确定指标 [6] 预缴申报与汇算清缴 - 预缴申报时可暂按当期指标判断享受优惠 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按截至预缴期末的季度平均值计算 [7] - 预缴享受但年度汇算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需补缴税款 [8][9] 纳税申报表调整 - 2025年起取消A107040表填报 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 [13][14] 分支机构适用规则 -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需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判断是否符合条件 [14][15][16] - 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 其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17] 与其他优惠政策叠加 -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与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优惠不得叠加享受 企业可从优选择适用 [20] - 当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额更优惠时 高新技术企业可选择在预缴或汇算时切换优惠方式 [22] 合规申报要点 - 从业人数需准确计算劳动关系职工和劳务派遣用工 [23] - 资产总额需按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 [23] - 应纳税所得额需如实申报 [23]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合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5 00:57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所在年度起可申报享受税收优惠 例如2022年9月25日发证的企业可从2022年1月1日起连续三年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 [3] - 资格期满当年未重新认定前暂按15%预缴 若年底前未重新获得资格需补缴差额税款 例如2025年未重新认证需按25%补缴 [3]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条件 - 需同时满足三项指标: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10% 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符合要求 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不低于60% [4] 高新技术企业重大变更处理 - 发生更名或重大变化需三个月内向认定机构报告 符合条件则资格不变 不符合则取消资格 [5][6] 税收优惠叠加规则 - 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与小型微利企业政策不可叠加享受 企业可选择最优惠政策执行 [7] 高新技术企业备查资料 - 需留存七类资料:资格证书 认定资料 知识产权材料 技术领域说明 人员证明 研发费用证明 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8][9]
企税汇算 | 如何填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5 15:5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 最近1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2] -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2] - 近1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2] -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2]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证书注明的发证时间所在年度起生效 [3]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为3年 [3]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 - 需填报《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表单编号A107041) [4] - 所有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均需填报该表,无论是否享受优惠 [4] - 进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根据业务情况勾选需要填写的表单 [4]
【12366问答】企业所得税相关热点问答来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3 00:55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热点问题 - 企业筹建期间不得计算为当期亏损 筹办费用可在开始经营当年一次性扣除或分不少于3年摊销 [2] - 合伙企业的法人合伙人不能用合伙企业亏损抵减其盈利 [2] - 企业境外营业机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盈利 但境内亏损可用境外所得弥补 [4]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暂按15%税率预缴 年底前未重新认定需补缴税款 [4] - 企业当年实际发生费用未及时取得凭证 预缴时可暂按账面核算 汇算清缴时需补凭证 [5] 其他税务专题 -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政策 [10] - 小微企业税费优惠 [10] - 旅客运输服务增值税处理 [10] - 反向开票后个税经营所得汇缴 [10] - 数电发票额度管理 [10] - 出口海外仓退税政策 [10]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 [10][10] - 重点群体/退役士兵就业税收优惠 [10] - 个税汇算清缴邮寄申报 [10] - 离境退税政策 [10] -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管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