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
icon
搜索文档
十大举措助推首都高校基础研究
北京青年报· 2025-03-24 06:56
核心观点 - 北京发布"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 通过10项具体措施深化高校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解决当前突出问题 推动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 助力北京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1][2] 学科布局与平台建设 - 优化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 完善"双一流"建设支持方式 加强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 医学 智能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 [2] - 培育前沿交叉学科 推进跨学科科学研究 带动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 - 提升基础学科 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在新增学位授权中的数量和比例 系统规划增设一批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学位点 [2] - 加快建设北京研究中心 依托战略科学家开展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 为海外引进战略科学家提供建功立业平台 [3] 人才支持计划 - 深入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 超常规培育战略科学家潜质人才 重点支持40岁以下具有家国情怀和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校卓越青年人才 [4] - 建立动态调整和滚动支持机制 对每批实施较好的前10%项目进行"5+5"年长周期滚动支持 [4] - 遴选支持35岁以下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 长期稳定支持其面向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医药健康 集成电路 新材料 清洁能源 高端仪器 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4] - 重点支持高风险 非共识方向前沿基础研究 加强项目接续支持 [4] 资源保障与后备培养 - 鼓励中央高校将基本科研业务费更多用于推动青年教师开展基础前沿交叉科学研究 [5] - 试点推动市属高校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 支持市属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实施科研项目 [5] - 加快推进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支持高校面向基础学科设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 [6] - 实施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新双培计划" 重点支持数理学科与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培养 [6] - 实施大学生科技夏令营行动 深入实施"启研"计划 支持优秀本科生自主支配使用项目经费开展基础研究 [6] 国际合作与交流 - 构筑基础研究合作交流平台 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 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开展中外联合科学研究 [7] - 发挥中关村论坛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 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等作用 常态化办好北京实验室论坛 高精尖论坛 卓越青年科学家论坛 [7] - 开展首都高校学生国际学术年会 建立高校留学生与新型研发机构沟通交流机制 [7] 学术期刊建设 - 加快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 围绕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 国内期刊空白学科领域重点建设一批一流英文学术期刊和若干一流科技期刊群 [8] - 引导重大科研成果率先在北京国际科技期刊上发表 支持前沿交叉领域的文章首发 [8] - 支持由顶尖科学家 知名学者领衔组建高水平国际化编委团队 鼓励科研人员兼职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8] - 鼓励高校设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国际科技传播"等专业方向培养后备人才梯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