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

搜索文档
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产学研合作对接会 镇江创新元素闪耀智能制造专场
镇江日报· 2025-09-24 23:32
近日,2025中国-中东欧国家产学研合作对接会智能制造专场活动在南京成功举办。镇江创新元素 闪耀智能制造专场。4家镇江科技企业现场分享国际合作案例、发布需求;镇江刘恒记食品有限公司联 合江苏大学,与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签约,推动中国传统酿造技艺系统性对接中东欧农业科技体系。 镇江科技企业组团参会,成为对接会的一大亮点。镇江刘恒记食品有限公司、航发优材(镇江)增 材制造有限公司、江苏联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同舟螺旋桨有限公司等4家本土科技企业,先 后分享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成功经验,发布了一批具有镇江产业特色的合作需求,引发中外嘉宾热烈反 响。 签约环节中,镇江企业表现尤为活跃。镇江刘恒记食品有限公司携手江苏大学,与波黑巴尼亚卢卡 大学达成三方合作。对此,该公司总经理刘潮军表示,作为传统醋及衍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刘恒 记在醋的医药、保健、饮料、化工、调味等功能领域多有开发,而巴尼亚卢卡大学在耐酸性菌种及相关 控制方面拥有先进技术,双方合作契合度很高。 值得关注的是,10家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伙伴"现场授牌。其中,江苏大学与塞尔 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据统计,江苏大学已与中东欧12国的高 ...
权威访谈丨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访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赵静
新华社· 2025-09-22 00:49
新华社上海9月21日电 题: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访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赵静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董雪 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围绕"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 同体"主题,国内外与会嘉宾共话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 "十四五"以来,我国科技开放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和成效?为全球科技治理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论坛期 间,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赵静。 问:"十四五"以来,我国科技开放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答:五年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速构建,我国作为全球创 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是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合作不断拓展,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与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 机制。 二是"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加快铺就,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实现机制化运行,"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全面布局建设。 三是我国牵头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DDE)""海洋负排放(ONCE)"等国际大科 ...
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国际创新网络 2025浦江创新论坛开幕 刘国中斯诺普科夫陈吉宁出席并致辞
解放日报· 2025-09-21 02:33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指出,习近平主席指示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 创新中心进军",对上海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使命。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 示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将以更大力度探索科技前沿,积极布局科学智能,加强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推进未来产业的接续 孵化。以更宽视野深化创新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 强长三角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共同培育,持续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以更优环境促进开放创 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国际科技治理,扩大科技供给、激活创新动能、推动科技向善,携手打造 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为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贡献上海力量。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主宾省辽宁省省长王新伟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市市长龚正主持开幕式。上海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市政协主席胡文容等出席相关活动。 开幕式后,刘国中、斯诺普科夫等参观了中白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展,并出席"2024—2025中白科技 创新年"闭幕式。 刘国中表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共建 ...
2025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 诺奖、图灵奖等得主参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0 13:52
9月20日下午,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在 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宾国为白俄罗斯共和 国,主宾省为辽宁省。 本届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达历届之最。共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英国、法国、荷兰、丹麦、 日本、新加坡、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匈牙利、奥地利、巴西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等45个国家和地 区的300多家机构的550余位嘉宾参与本届论坛。 浦江创新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论坛坚持以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 新精神为使命,立足全球视野、国家需求、科技前沿,凸显国际化、聚焦专业化、关注青年创新,努力 打造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国家重要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全球科学家、创业者集聚 的交流平台。 本次论坛,主宾国白俄罗斯与中方联合举办的"中白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成为焦点,涵盖合作项目签 约、共建机构揭牌等重要仪式,为两国科技合作注入新动力。同时,历届主宾国和部分"一带一路"合作 国家将积极参与,通过举办中欧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合作与发展论坛、中德绿色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等活 ...
第五期“留学报国 智汇金陵”院士分享会成功举办 为南京科技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扬子晚报网· 2025-09-15 12:30
9月13日,第五期"留学报国智汇金陵"院士分享会在南京科技馆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在南京市委统战部 指导下,由南京欧美同学会与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勇强出席并致 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作主题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宁,民盟江苏省委副 主委、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等参与主持环节。市委统战部、市科协相关领导、两院院士、海归人才及国 际专家代表共180余人参会。 吴勇强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始终坚持以开放姿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留学人员是推动科技合作与城市创 新的重要力量。他寄语广大留学人才要坚定报国信念,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与南京实践;发挥桥梁 作用,促进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拓展国际联络,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宁发展,共同助力南京打 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创新创业高地。 常进院士以《"悟空号"的前世今生》为题,分享其科研团队在暗物质探测卫星研制中的攻坚历程。他结 合海外研究经历,介绍了"悟空号"在卫星载荷精度提升、在轨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的突破,展现了我国 在空间探测领域的先进实力,并强调了科研育人与国际合作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2025南京欧美同学会 ...
上合组织“新枢纽”为何落子青岛?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11:54
中心成立背景与意义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于9月4日在山东青岛正式挂牌成立 同步启动10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覆盖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 现代高效农业等领域 [1] - 该中心是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共识的重要举措 为青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和集聚国际化创新资源提供重要机遇 [1] - 中心成立标志着上合组织国家科技合作进入更高质量和更宽领域的新阶段 基于七年来的合作基础 包括中方协议投资额36亿美元和26项国际合作项目等成果 [3] 青岛的区位与创新优势 - 青岛作为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拥有崂山实验室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以及30所高校和103家省级以上实验室 [2] - 青岛具备97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86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形成坚实的创新矩阵和活力 [2] - 城市自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以来与成员国深度合作 已拉动240余家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投资项目 并建设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 布局协同中心网络 [3] 中心功能与定位 - 中心秉持"立足山东 辐射全国 面向上合"理念 致力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和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创新合作生态 [4] - 重点开展科技人文交流 联合技术研发 国际技术转移转化和高标准国际智库建设等任务 目标建成综合性创新合作平台 [4] - 将建立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际智库和智库联盟 为成员国发展提供战略性智力支持 [4] 成员国合作机遇 -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能源 材料 农业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各具优势 合作潜力巨大 [5] - 通过中心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 应对全球科技竞争 [5] - 青岛从经贸门户升级为科技创新枢纽 连接中国创新资源与成员国发展需求 [6][7]
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言热:细分机器人赛道,支持国资成耐心资本
新京报· 2025-08-12 07:53
北京市"十五五"规划公众建言征集活动 - 活动自6月30日启动以来已收集大量意见建议,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领域建言合计占比超91% [1] - 建言人中企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者占比超77% [1] - 征集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市民可通过网站、微信、电子邮件、信件等多种渠道进行建言 [7][8]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新赛道,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存在"研发强、但产业化不够"的瓶颈 [2] - 建议重点布局医疗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高价值细分赛道,设立"医疗机器人创新发展专项" [2] - 建议建立"临床需求-技术攻关-产品验证"快速通道,缩短审批周期 [2] - 力争"十五五"主导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 [2] 国企投资模式优化 - 目前外资和民营机构对科技企业投资热情下降,国企投资模式调整将有利于填补此空白 [3] - 国企投资初创期、专精特新等新质生产力企业的主要障碍是发展前景不确定性较大 [3] - 建议适度放宽考核要求,支持国资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3][4] - 对国有资本作为"耐心资本"的考核优化将促进科技创新 [4] 国际科技合作 -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已对接13个国家氢能资源,形成"研发-市场"国际合作网络 [5] - 北京在AI等领域科研实力突出,但国际合作面临数据标准、隐私伦理、知识产权法规差异等挑战 [6] -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缺乏具体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落地举措 [6] - 建议通过五大路径构建全球科技合作枢纽:优化合作网络、激活创新生态、深耕新兴领域、促进人才流动、提升平台能级 [6] - 建议利用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群体作为桥梁促进科技合作 [7]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外科技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 - 建议建设联合实验室、国际创新合作基地等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7]
滨医附院荣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国际科技合作百强机构称号
齐鲁晚报网· 2025-08-04 10:58
核心观点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入选"国际科技合作百强机构"名单 彰显其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突出表现和影响力 [2][3] 科研与国际合作成就 - 医院全职引进全球Top200高校终身教授1人 双聘外籍长江学者1人 柔性引进奥地利德国知名教授2人 [2] - 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等多国医院和学术机构建立密切联系 开展人员互访与学术交流 [2] - 累计400余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赴境外学习 10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来院访问 [2] - 邀请哈佛大学医学院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 未来发展规划 - 医院将丰富人才海外交流合作形式 依托合作项目与海外高层次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 [3] - 通过强化人才国际交流合作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3]
2025年全国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快讯· 2025-07-30 03:51
全国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会议召开 - 会议于7月29日在北京举行 重点部署政府间和民间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任务 [1] - 要求高质量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推进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 [1] - 强调扩大科技人文交流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1]
王辛未:全球南方如何突破“科技小圈子”?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23:08
国际科技发展环境现状 - 美国计划限制向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英伟达等企业生产的AI芯片 [1] - 国际科技发展环境面临三重困境:保护主义政治操弄、国际治理制度性缺失、阵营分化导致合作减少 [1] - 保护主义扭曲国际科技创新链,美国通过胁迫盟友构筑排他性技术联盟并将技术壁垒扩展至全球南方国家 [1] 科技治理体系问题 - 既有科技治理体系功能性缺失,美国频繁"退群"削弱多边合作基础 [2] - G7峰会上美国提前离开,暴露其对全球治理的实用主义态度 [2] - 技术竞争被政治化、工具化,导致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全球科技治理缺失 [2] 全球南方国家创新需求边缘化 - 科技竞争异化为阵营对立,保护色彩科技政策加剧国际合作不确定性 [2]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逆全球化抬头导致全球南方国家创新发展需求与实际脱节 [2] 全球南方国家应对策略 - 提升数智化转型合作实效,共建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以缩小数字鸿沟 [3] - 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小而美"创新项目合作 [3] - 推动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跨国技术标准互认,共建智能服务与智慧物流生态 [3] - 依托"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促进前沿科技标准对接与国际化发展 [3] 国际科技合作长远视角 - 南非引入中国光伏技术以应对美国芯片出口限制 [4] - 第四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启动建设,弥补西方主导治理体系的功能性缺位 [4] - 以共同发展代替阵营对抗,以规则共建代替技术垄断是重塑全球科技秩序的必由之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