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中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东西问|尼日利亚学者:非中合作成为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1:50
核心观点 - 非中合作通过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三大核心维度,成为推动非洲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1][4] 经济投资合作 - 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等国建立经济特区,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就业创造 [4] - 中非合作论坛是关键平台,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资金支持 [4] - 投资聚焦制造业、能源和技术领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目标一消除贫困、目标八促进经济增长和体面工作)及非盟《2063年议程》相契合 [4] 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在非洲建设肯尼亚标轨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亚吉铁路、尼日利亚拉伊铁路等项目,提升区域互联互通和贸易效率 [5]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资助非洲关键交通网络,连接边缘化社区与市场、医疗及教育资源 [5] - 能源领域承建安哥拉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撒哈拉以南太阳能发电场,弥合电力鸿沟并创造就业 [5] - 基础设施发展为减贫和人权(如发展权、人类尊严权)提供支持,符合非盟和联合国认可的基本人权标准 [7] 农业现代化 - 中国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推广高产作物品种、现代灌溉技术和农产品加工设施,增强粮食安全和改善农村民生 [7] - 在赞比亚和莫桑比克建立农产品工业园区并转让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 [8] - 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和市场准入管理,助力小农户从自给农业向商业化转型,巩固食物权和生计权 [11] - 农业现代化与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一致(2025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淘汰锄头、吸引青年和妇女参与) [8][11] 合作原则与影响 - 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强调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确保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及人权保护相一致 [11] - 非洲国家可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如改革开放37年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赋能边缘化群体并减少不平等 [1][11] - 未来需将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人权融入伙伴关系,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12]
搭建非中共赢之桥——访突尼斯企业家纳迪娅·亚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6 03:02
非中合作发展前景 - 非洲与中国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未来合作将更加强劲并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1][2] - 非中合作主旨是合作共赢 加强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非洲需要清楚了解自身需求以把握合作平衡 [2] 合作领域与平台 - 中非合作论坛是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 使非洲国家发展战略更明晰并促进投资就业合作日益紧密 [4] - 非洲国家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水电等领域以营造更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 [4] - 金砖合作机制是非洲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中国作为最重要成员国之一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并通过合作共赢加强团结协作 [4] 企业参与案例 - 纳迪娅创办的BFC培训机构为科特迪瓦矿业部提供咨询 同中国企业达成锰矿开采合作 [2] - 公司帮助贝宁建立数字服务法律框架 为尼日尔制订旅游发展战略 帮助几内亚吸引投资 [2] - 公司加入由中国企业牵头的利安达国际会计师网络 [2] 文化交流与价值理念 - 中国文化价值理念包括信任需要建设而不是给予 热爱祖国 奋斗精神 尊重规则 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4] - 非洲谚语"独行快 众行远"体现合作精神 期待非中合作取得更大成功 [4]
中国始终是促进非洲大陆发展的真诚朋友(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17 21:47
中非合作成果 -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 已成为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 [1] - 非中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 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1] - 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为非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 经贸合作进展 - 2024年非中贸易额近3000亿美元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2] - 中国企业大批投资非洲 非洲国家积极参与合作 [2] - 中国电商平台引入非洲特色产品 帮助非洲企业分享中国市场红利 [2] - 2025上海时装周展示12个非洲国家22个设计师品牌 [2] 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帮助非洲新建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 超1万公里铁路 近千座桥梁 近百个港口 [3] - 基础设施合作显著提升区域互联互通 创造就业 改善民生 [3] - 合作以非洲需求为驱动 推动非洲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3] 合作模式特点 - 中国充分考虑非洲国家需求和能力 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合作 [3] - 中国合作模式促使其他国家更多考虑非洲需求 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3] - 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缓债金额最大 支持减轻非洲债务负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