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非中合作通过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三大核心维度,成为推动非洲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1][4] 经济投资合作 - 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等国建立经济特区,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就业创造 [4] - 中非合作论坛是关键平台,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资金支持 [4] - 投资聚焦制造业、能源和技术领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目标一消除贫困、目标八促进经济增长和体面工作)及非盟《2063年议程》相契合 [4] 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在非洲建设肯尼亚标轨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亚吉铁路、尼日利亚拉伊铁路等项目,提升区域互联互通和贸易效率 [5]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资助非洲关键交通网络,连接边缘化社区与市场、医疗及教育资源 [5] - 能源领域承建安哥拉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撒哈拉以南太阳能发电场,弥合电力鸿沟并创造就业 [5] - 基础设施发展为减贫和人权(如发展权、人类尊严权)提供支持,符合非盟和联合国认可的基本人权标准 [7] 农业现代化 - 中国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推广高产作物品种、现代灌溉技术和农产品加工设施,增强粮食安全和改善农村民生 [7] - 在赞比亚和莫桑比克建立农产品工业园区并转让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 [8] - 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和市场准入管理,助力小农户从自给农业向商业化转型,巩固食物权和生计权 [11] - 农业现代化与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一致(2025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淘汰锄头、吸引青年和妇女参与) [8][11] 合作原则与影响 - 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强调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确保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及人权保护相一致 [11] - 非洲国家可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如改革开放37年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赋能边缘化群体并减少不平等 [1][11] - 未来需将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人权融入伙伴关系,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12]
东西问|尼日利亚学者:非中合作成为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中国新闻网·2025-08-27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