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厌学

搜索文档
“从不想学到不想活”,崩溃的青少年正变得越来越多
虎嗅· 2025-09-17 11:5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边,题图来自:AI生成 最近我看到一组数据:厌学的青少年,正变得越来越多。 她告诉我:拒学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并不只发生在东亚,也并不只是中小学生,更与成绩好不好没关系。 "做我们这行的都知道,即便是在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每年崩溃的大一新生都很多。从东方到西方,来心理治 疗室里的孩子,很多都是大众口中的好孩子。他们看起来什么都好,活动、学校、成绩样样好,可依旧会有心理 状况。 我们要认清的是:一个情绪不好的孩子,完全有可能成绩非常好。因为情绪和自我功能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当然 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在十几年的临床工作中,严艺家发现,"拒学不仅仅和情绪有关,也牵扯到家庭、人际互动。在更广泛的视角 上,它同样是一个社会产物。" 国外也有类似的结论。 对青少年厌学问题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显示,缺勤是心理问题的一个预测因素[3]。我读到一篇文献说,在国外一 个大型社区样本中,存在1/4的拒学儿童符合DSM-IV诊断标准(Egger,2003)。 当然,对厌学的病理化解读是片面的。厌学背后存在许多动因。比如同伴欺凌、与老师关系不和、对评价体系敏 感,或是孩子 ...
从厌学到复学|01揭开青少年拒学的心理真相
经济观察报· 2025-08-19 02:21
(原标题:从厌学到复学|01揭开青少年拒学的心理真相) 近几年,咨询室里接到的青少年厌学相关的咨询越来越多,而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我的咨询室里 最小的来访者才上小学四年级,就已经出现明显的拒学行为。 当孩子有一天突然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拒绝背上书包;当曾经阳光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用沉默对抗父 母的催促——家长们往往第一反应是愤怒与不理解:"这孩子怎么越来越懒?""就是被惯坏了!" 有个转学生曾告诉我说:"在原来的学校,我知道每天进教室会有人和我打招呼;现在转学来到这里, 我像个透明人。坐在座位上的每一分钟,都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这种强烈的疏离感,让孩子用"不想 上学"来逃离痛苦的社交处境。 03自我效能感崩塌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件事"的判断。当孩子长期经历学业失败,比如频繁考试失利、被 老师当众批评,就会逐渐形成"我学不好"的固化认知。这种信念一旦形成,会进入恶性循环:认为自己 不行→逃避学习→成绩更差→进一步确认"我不行"。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厌学并不是简单的"懒惰"或是"叛逆"。它更像是一面反光镜,映射出孩子内 心的挣扎、家庭系统的失衡,甚至成长过程中被忽视的心理需求。要真正帮助 ...
是谁在批量制造“厌学小孩”?
虎嗅· 2025-06-24 10:05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 全国超25家休学中心面对2800万抑郁青少年需求缺口[1] - 心理咨询师13年从业经验显示50%以上个案涉及青少年学习困难问题[3] - 疫情后厌学休学现象显著增加 居家学习导致社交能力退化[20][21] 核心影响因素 - 家庭环境是主因 语言暴力导致儿童大脑发育迟缓案例[12] - 学校管理过度约束 课间活动受限 教室窗户仅开1/4[15] - 经济压力传导 二胎家庭因疫情陷入财务困境影响子女[24] 典型症状表现 - 躯体化反应明显 包括自残行为(33例刀痕)[4] - 注意力缺陷 小学四年级学生长期睡眠不足6小时[34] - 社交障碍 训练营中青少年集体手机依赖现象[23] 有效干预措施 - 基础三要素调节:饮食 睡眠 运动改善有效率显著[37][41] - 团体活动可快速重建社交连接 手机使用率归零[24] - 家庭系统治疗使重度案例3周内恢复学业能力[45][47] 区域差异特征 - 海淀区超前教育普遍 小学一年级掌握初中英语[16] - 农村留守儿童占比50% 退学决定多因经济绝望[28][30] - 国际学校学生出现"地理无感"型抑郁症状[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