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搜索文档
让贷款成本“全透明” 北京市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
贝壳财经· 2025-09-01 14:52
核心观点 -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组织37家主要中资银行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通过《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真实全面展示企业实际年化利率和各项费用 提升贷款成本透明度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2] 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 试点覆盖北京市37家主要中资银行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类型线下贷款推行 [1][3] - 采用银企共同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方式 逐项列示利息与非利息成本 包括收费主体/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要素 [1] - 通过折算实际年化利率使企业融资成本从"糊涂账"变为"明白账" [1] 对企业融资的积极影响 - 有效约束过高增信费/过桥费/中介费等不合理收费行为 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建设银行案例:通过成本明示避免企业陷入非法中介高成本融资陷阱 [2] - 宁波银行案例:通过无还本续贷方案并承担抵押物评估费/登记费 为某物业服务企业节省近3万元融资成本 [2] 银企合作深化 - 银企信息互换增强互信 使企业了解银行主动减免和承担的成本 [2] - 银行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省去非必要收费 [2] - 某自动驾驶公司反馈融资成本透明化相当于"定心丸" 释放资金可用于智能系统升级等经营投入 [1][2] 政策推进计划 - 试点工作已获得企业广泛好评 下一步将扩大明示成本覆盖范围 [3] - 目标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切实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3] - 最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
一张贷款“明白纸”,帮企业算清融资“明白账”
搜狐财经· 2025-08-27 09:55
来源:视觉中国 银企关系由"甲乙方"到"好伙伴"。"贷款明白纸"将散落在合同或协议文本中的各项成本集中呈现,避免因"隐性成本"导致误解和纠纷,还将银行减免或代 为缴纳的费用也一并列出,让利举措更加具象化。如泰州某机械制造企业在当地交通银行办理经营贷款,填写明白纸时惊喜地发现,抵押登记费550元及 评估费4306.42元均由银行承担,切实感受到了金融减费让利的政策红利,也提升了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 企业融资适配度由"粗放式"到"省钱易"。在政策协同和金融产品优化上,"贷款明白纸"发挥了关键作用,引导银行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充分争取各项优惠 政策,或精准推介更合适的融资产品,切实降低成本。如苏州某印刷企业向当地上海银行申请续贷600万元,客户经理开展明示服务时发现,该企业需要 资金周转,且符合政府应急转贷资金条件,遂协助企业申请,转贷费(万分之三/日)2天共计3600元,相比企业原计划使用的民间借贷资金价格大幅降 低,节省了3万元的融资成本。再如,无锡某电缆企业在当地中国银行获批800万元普惠贷款额度,在填写"贷款明白纸"过程中,客户经理了解到企业名下 有多项专利,符合"苏知贷"产品的续作条件,可享受50%、不超过 ...
两类企业贷款最高补贴2000万!广东出台利息“省补”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02 17:05
政策概述 - 广东省推出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1] - 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5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1] - 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信心,促进企业扎根广东创新发展 [1][4] 贴息对象 - 制造业企业需在广东省内注册,行业类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C制造业"项下 [4] - 高新技术企业需在广东省内注册,且申请时处于有效期内,以省科技厅、财政厅、税务局相关名单为准 [4] 贴息规模与限制 - 广东财政贴息对应的贷款规模每年2000亿元,三年总规模6000亿元,额度用完即止 [4] - 单笔贷款合同可享受不超过1年贴息,各级财政贴息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贷款利息总额 [4] - 深圳市自行制定贷款贴息政策,不纳入此次省级政策范围 [4] 贷款用途 - 贷款需用于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技术改造、科技研发等生产性用途 [7] - 采取负面清单制,明确禁止用于借新还旧、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等非生产性用途 [7] 审批流程 - 经办银行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在粤分支机构、5家地方城商行和广东各家农商银行及其下辖分支机构 [6] - 贴息申报按季度进行,经办银行需在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申报材料 [7] - 政策注重简化流程,力求不增加企业额外负担,申办过程主要由银行经办 [7] 政策目标 - 发挥财政资金带动放大效应,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 [4] - 力求"应贴尽贴、能惠尽惠",调动市场资源、提振企业信心、激发经济活力 [7]
广东: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
快讯· 2025-04-30 12:37
财政支持政策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厂房建设、设备购买、技术改造及科技研发等领域提供贴息支持 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35%进行贴息[1] - 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上限为2000万元 单笔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1] - 企业同属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时仅能选择单一领域申请 同一笔贷款符合省内多政策条件时仅适用其中一项[1] 融资担保措施 - 通过增加省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并配套降费奖补及代偿补偿机制 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1] - 推动广东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1] - 鼓励地市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政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