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空风险

搜索文档
站在修复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
淡水泉投资· 2025-09-10 09:33
市场现象分析 - 自2024年9月24日起中国资本市场出现强劲上涨行情 但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份额持续净赎回 与市场情绪回暖形成背离 [1] 历史背离规律 - 基金净值上涨与资金流向背离现象在历史多轮上涨初期均出现 例如2014年9-12月及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 [3] - 基民普遍在行情高点申购 回本后立即赎回成为本能反应 [3] 回撤修复表现 - 统计2418只运作满5年的公募基金共经历超3300次幅度大于20%的回撤 其中1846次已完全修复 [6] - 2024年前出现的20%以上回撤有90%以上完成修复 从低点修复平均耗时约两年 [6] - 回撤修复后继续持有半年至两年 获得正收益概率超75% [6] 修复后持有收益 - 回本后继续持有3/6/12/18/24个月 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9%/19%/40%/53%/51% [8] - 持有期延长推动收益中枢持续上移 [8] 投资决策逻辑 - 投资者存在损失厌恶心理 易在回本时产生赎回冲动 [12] - 赎回决策需基于未来视角 综合评估市场环境 基金状况及个人投资目标 [12] - 赎回面临踏空风险(错过后续上涨)和再投资风险(缺乏更优配置标的) [12] 踏空风险实证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2014年至2025年8月29日累计上涨192.9% 年化收益9.6% [13] - 若错过涨幅最大的5/10/15/20/25个交易日 累计收益率降至118.8%/74.8%/41.7%/16.7%/-2.7% [14] - 仅占0.9%交易时间的25个关键交易日贡献全部有效收益 且均伴随大幅波动 [14] 再投资风险实证 - 回撤修复时若赎回并切换至上一年业绩前10%的基金 持有12个月后61%的原基金跑赢新基金收益中值 超额收益中位数达21% [16] 基金管理人能力 - 经历大幅回撤后能修复净值反映基金管理人具备较强的回撤应对和净值修复能力 [17] - 建议深入评估管理人的投资理念 风格稳定性及投资逻辑 而非简单赎回 [17]
「踏空」很难受,该怎么办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19 14:04
基金经理与普通投资者的差异 - 基金经理面临踏空风险可能导致职业生涯受损 但对普通投资者影响较小 [2] - 基金经理采取激进策略可能带来规模10倍以上增长及收入提升 而普通投资者激进策略不一定增加收益反而放大风险 [3] - 基金经理无需担忧生活开支导致的资产变现问题 更关注相对收益(跑赢同行)而非绝对收益 [4] 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 普通投资者应注重绝对收益(每笔投资最终盈利)而非冒风险追求超额回报 [5] - 建议在低估阶段投资优质资产以避免长期亏损 市场上涨后若仍便宜可继续积累 高估时可转向固收+类产品(如债券+股票组合) [6] 投顾组合产品 - 提供5种投顾组合(指数增强/主动优选/365天/90天/月薪宝) 配置债券+股票且股票部分偏价值风格以降低波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