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生态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金融开放政策“众木成林”渐成生态
海南日报· 2025-09-22 01:20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政策落地 -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政策于2023年5月底首批认定3家机构 7月底进一步扩容至4家 标志着金融开放核心政策落地[1] 政策功能与定位 -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是在海南自贸港注册并实质运营的独立法人机构 负责集中管理跨国公司境内外本外币资金 需符合多项认定条件[3] - 该中心成为跨国企业贯通境内外资金循环的关键节点 通过EF账户办理境外放款 对外投资 跨境资金归集调拨等业务[2][5] 企业案例与效益 - 海南橡胶作为首批认定企业 拥有全球27%天然橡胶贸易量(年销售414万吨) 业务覆盖15个国家 涉及多币种结算 政策助力其全球资源整合[4] - 企业可享受"双15%"税收优惠(所得税和高端人才个税均15%) 免征新增境外直投所得税 跨境资金便利等政策红利[4][5][6] - 政策解决企业资金存放境外安全性问题 提升跨境资金流动便捷性 优化跨境投融资和资金回流安排[5] 金融基础设施与业务发展 - 海南自贸港EF账户体系采用"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模式 截至2023年7月28日 10家银行开立EF账户483个 累计资金收支1726亿元人民币[7] - EF账户支持资金结算 汇兑 信贷 跨境投资及资金保值增值业务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可依托该体系提升资金调配效率和周转能力[7] 政策协同与生态建设 - 政策叠加"双15%"税收优惠 落地奖补 境外直投所得税免征等多重优势 与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制度创新形成协同[6] - 跨境资产管理试点等政策为跨国企业境外资金投资提供新渠道 推动EF账户业务拓展和使用场景丰富 加速构建跨境金融生态[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