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节点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再论寒武纪和海光信息
2025-09-26 02: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芯片与算力基础设施 公司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华为、阿里云(平头哥PPU)、海五金、昆仑芯、沐曦等国产AI芯片厂商[1][7][12] * 纪要核心围绕国产AI芯片的发展前景、技术路径、市场格局以及与海外巨头(如英伟达)的对比[1][6][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大厂在明确AI商业化潜力后 正加大算力投入 其行动速度和灵活性有望超越美国公司 从而缩小研发差距[1][5][15] * AI芯片市场前景广阔无天花板 英伟达市值预期达5万亿美元(基于2026年1800亿美元利润及30倍市盈率)预示核心算力芯片巨大潜力[3][6] * 国产AI芯片通过超节点模式(如32卡集群)解决互联问题 正逐步追赶国际水平 生态系统完善后具备较强竞争力[1][6][7] * 推理场景:以32卡为限的超节点方案是2026年极具性价比的国产选择 能提升单卡价值量并突破能力上限[8] * 训练场景:华为提出集群共享虚拟总线概念 支持10万台设备 国产卡正朝10万卡集群努力[9] * 国产AI芯片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性能逐渐接近英伟达 从单卡、互联到生态能力正逐渐补齐[14] * 2026年AI芯片供应格局确定性高 各公司已投入大量人力进行适配(沉没成本高) 一致预期2026年相较2025年增速约30% AI业务增速更高[2][12] **其他重要内容** * 大厂(如华为、寒武纪、海光)开始向客户开放底层软件 让客户参与软件迭代开发 以提高高性能框架和通讯库性能 例如华为2025年8月开源CNN(CAN)[10] * 未来半年(2025Q4至2026Q1)的市场催化剂包括:大厂资本开支指引、新订单和送样(如寒武纪新一代芯片、海光信息BW1,000芯片)以及政企客户的稳定出货[11] * 国内语音业务整体增速约20%-30% 与Oracle相当 但国内厂商在披露收入目标方面更为谨慎[13] * 具体厂商供应格局趋于清晰:字节跳动主要用寒武纪和华为 腾讯倾向昆仑芯并考虑海光和沐曦 阿里以自研PPU为主并补充一至两款其他国产芯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