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宽松与扩张性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日本或迎首位女首相,分析称日元可能贬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16:11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4日,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4日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 中胜出,当选自民党第29任总裁。 由于自民党目前仍在日本国会保持第一大党地位,外界预测高市早苗将在几天后的首相指名选举中成为 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当天选举经历了两轮投票,五名候选人无一在首轮投票中得票超过半数,得票数居前两位的高市早苗和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进入第二轮。最终,高市获185票,高于小泉的156票,当选日本自民党第 29任总裁。 当地时间10月4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投票。 此次竞选自民党总裁的5名候选人都是日本政坛的"老面孔",都参加了去年9月的选举。据了解,自民党 总裁选举首轮投票中,没有候选人得票过半。当天下午,得票最多者进入第二轮投票。第二轮投票中, 国会议员一人一票合计295票,自民党在日本47个一级行政区的支部联合会各有一票,共计342票,高市 早苗获得185票,击败对手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总裁。 日本政坛再次洗牌。有分析认为,由于自民党在国会两院陷入"双少数",即便新当选的自民党总裁能顺 利当选新任日本首相,未来也将在政治运作上面临严重困难,不仅发布改革相 ...
日本或迎首位女首相 “安倍经济学”继承者将把经济带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14:23
选举结果与政治格局 - 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10月4日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当选自民党第29任总裁,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185票,击败获得156票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 [1][2] - 由于自民党在日本国会保持第一大党地位,外界预测高市早苗将在随后的首相指名选举中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1][3] - 自民党在国会两院陷入“双少数”局面,未来政治运作将面临严重困难,包括政策发布和政府预算通过均可能受阻 [1][3] 经济政策主张 - 高市早苗一贯主张维持货币宽松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公开反对日本央行加息 [1][6] - 其具体经济政纲包括将食品消费税从8%降至零、提高免税收入门槛、成立日本外国投资委员会加强外资审查、考虑对外国人购买房产采取更严格措施等 [6] - 政策核心以“延续安倍经济学”和“强化经济安全”为主,短期内对日本金融市场有刺激作用 [6] 市场影响与预期 - 市场分析预测,高市早苗当选可能导致日元贬值,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扭曲变陡,日本央行实施加息政策的难度增加 [1][5] - 日本股市和汇市已提前反映政策预期,日经225指数迭创新高,预计市场开盘后还会有股市惯性上冲和日元贬值 [5][6] - 日本军工、半导体以及出口行业预期受益于其政策 [6] 面临的经济挑战 - 日本当前面临通胀高企、汇率波动、米价上涨等民生压力,政府债务率已处于高位,占GDP的263%,过度财政刺激可能加剧财政风险 [3][6] - 日本经济面临多重困境,包括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两难、超老龄化社会的内需萎缩、全球产业链竞争压力以及“经济安保”政策可能让日本企业错失中国市场 [7] - 日本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2%,环比年率增长1%,超过0.4%的市场预期,但增幅低于第一季度的1.8% [6]
日本或迎首位女首相,“安倍经济学”继承者将把经济带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14:22
选举结果与政治格局 - 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得185票,击败获得156票的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第29任总裁[1][2] - 自民党在国会众参两院均已失去多数地位,陷入“双少数”局面,未来政治运作将面临严重困难,政策发布和预算通过可能举步维艰[1][3] - 高市早苗大概率将在10月中旬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但需寻求与在野党合作以构建稳定的执政基础[1][3] 政策主张与市场影响 - 高市早苗一贯主张维持货币宽松与扩张性财政政策,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其当选预计将导致日元贬值和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扭曲变陡[1][5] - 具体经济政纲包括将食品消费税从8%降至零、提高免税收入门槛、加强外国投资审查、考虑对外国人购房采取更严格措施等[6] - 市场已提前反映其政策预期,日经225指数迭创新高,日本军工、半导体及出口行业预期受益,但中短期需警惕国债收益率破位及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5][6] 经济背景与面临挑战 - 日本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2%,环比年率增长1%,大幅超过0.4%的市场预期,但增速低于第一季度的1.8%[6] - 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已飙升至数十年未见高位,对企业融资构成压力,并预示支撑股市的低利率环境正在瓦解[7] - 日本国债规模占GDP的263%,财政扩张可能导致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5%,触发主权评级下调,并加剧输入型通胀压力[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