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保护

搜索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
新华网· 2025-09-12 16:22
立法背景与目的 - 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加强保护和管理 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 建设生态文明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 -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 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 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和海洋区域 [2] 管理体制与职责 - 国务院和国家公园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统筹协调 完善支持政策 并将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 - 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监督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行政、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监督管理 [4] -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各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履行自然资源、林业草原等领域的相关行政执法职责 [4] - 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行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防灾减灾等职责 [5] 布局与设立程序 - 国家科学规划国家公园总体发展布局 严格设立条件 合理确定数量和规模 [9] - 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遴选候选区 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9] - 候选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做好前期工作 提出名称、区域范围、管控分区方案等 并向社会公示 [9] - 设立申请经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评估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 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 经批准后设立 [9] 区域划分与保护措施 - 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 核心保护区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代表性强 核心资源集中分布或生态脆弱区域 [11] - 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 除特定允许活动如调查监测、生态修复、科研观测、原有居民必要生产生活、国家安全重大战略等 [18] - 一般控制区内允许开展核心保护区活动 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 矿产资源调查勘查 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等公共服务活动 [19] - 实行季节性差别管控措施和差别化管控措施 [20][21] 资金保障与生态补偿 - 国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 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 [29] -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设立基金、捐赠、资助等方式提供支持 [29] -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合理确定财政转移支付规模 推进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 [29] - 因保护野生动物造成损失 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补偿 中央财政予以补助 [29] 法律责任与执法 - 损毁、涂改、遮挡或擅自拆除、移动国家公园界线标志 处2万元以下罚款 [34] - 在核心保护区开展禁止活动 没收违法所得 处10万元以下罚款 违法修筑设施或工程建设处10-100万元罚款 造成生态破坏处100-500万元罚款 [34] - 在一般控制区开展禁止活动 没收违法所得 处5万元以下罚款 违法修筑设施或工程建设处5-50万元罚款 造成生态破坏处50-200万元罚款 [34] - 原有居民违反生产生活活动规定 处2000元以下罚款 [35] - 未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不利影响 处10万元以下罚款 造成生态破坏在核心保护区处10-50万元罚款 在一般控制区处5-20万元罚款 [35]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
新华社· 2025-09-12 16:06
立法背景与目的 - 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加强保护管理 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 建设生态文明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3] -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 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 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和海洋区域[3] -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将最重要 最独特 最精华 最富集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国家公园实行严格保护[3] 基本原则与领导体制 - 国家公园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统筹保护和发展[3] - 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加强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统筹协调 完善支持政策[3][5] -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国家公园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4] 管理体制与职责分工 - 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国务院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监督管理工作[5] -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水行政 农业农村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5] -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具体保护管理工作 履行相关行政执法职责[5] - 地方政府行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 市场监管 防灾减灾等职责[5] 标准体系与科技支撑 -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标准体系 依法制定并修订相关标准[7] - 鼓励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7] - 开展多种形式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培育国家公园文化[7] 布局规划与设立程序 - 科学规划总体发展布局 严格设立条件 合理确定数量和规模[11] - 编制空间布局方案 遴选候选区 进行深入评估论证[11] - 省级政府组织开展基础调查 提出名称 区域范围 管控分区方案等并向社会公示[11] - 经评估具备设立条件的 由省级政府向国务院提出设立申请[11] 区域划分与管控要求 - 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13] - 核心保护区禁止人为活动 仅允许特定保护 科研 应急等活动[21] - 一般控制区允许开展基础设施 地质调查 生态旅游等活动[22] - 实行季节性差别管控措施和差别化管控措施[23][24] 保护措施与生态修复 - 实行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 综合治理[18] - 组织编制总体规划 明确保护管理目标任务[18] - 加强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数据集成分析[19] -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 必要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修复方案[20] 公众参与与社会共享 - 鼓励公众参与国家公园保护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26] - 生态管护岗位优先聘用当地居民[27] -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服务功能[27] - 允许开展经营性服务 鼓励原有居民参与[28] 资金保障与生态补偿 -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32] -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基金 捐赠等方式提供支持[32] -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合理确定财政转移支付规模[32] - 推进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工作[32] 监督执法与法律责任 - 加强监督检查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33] -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反保护管理规定的行为[35] - 建立保护管理成效考核评价制度 结果纳入相关体系[35] - 对违法行为设置罚款 最高可达五百万元[37][38]
古桥若虹通文脉 山峦叠翠踏诗行
北京晚报· 2025-05-06 09:18
西山绿道项目概况 - 西山绿道全长40.2公里,位于石景山区西部小西山区域,与海淀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处、门头沟相连 [13] - 绿道与既有步道总长达75公里,串联双泉寺、慈善寺、万善桥、南马场水库等景区 [13]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自2023年9月底试运行以来累计接待近40万游客 [12] 景观体系与节点 - 设置溪谷线与山脊线两大景观线路:溪谷线沿黑石头沟溯溪而上,经拉拉湖水库、万善桥至南马场水库;山脊线串联翠微顶、虎头山等节点 [14] - 南马场水库为核心打卡点,水域面积8.02平方公里,为溪谷线与山脊线交汇处 [15] - 设有3处观景平台:"翠微入画"翠微山平台、"青松山澜"青松岭平台、"虎峰朝曦"虎头山平台(海拔375米),可俯瞰首钢园、永定河及北京天际线 [16][17] 文化资源整合 - 万善桥为金代始建古桥(曾名双泉桥),清光绪年间重修,被誉为"北京最美古桥" [17][18] - 双泉寺因两股泉水得名,为石景山最早皇家行宫;慈善寺为古香道重要节点,环抱于群山河谷间 [18] - 满井茶棚为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施茶场所,2018年整体复建,保留古井及壁画遗迹 [19] 生态设计与建设 - 采用钢网栈道设计实现透光透水,促进植被生长;步道采用本地山石铺装、夯土路等生态材料 [22] - 补植山杏、山桃、黄栌等乡土树种及麦冬、千屈菜等地被植物,强化四季景观层次 [14][23] - 2023年暴雨后利用冲倒树木制作树桩汀步路、大树座椅,实现就地资源循环利用 [23] 交通配套与规划 - 公共交通依托597路至黑石头村站接驳;自驾导航"西山绿道(石景山段)",但停车空间有限 [20][21][22] - 规划建设小西山七彩绿道(石景山段)15.2公里,未来西山绿道系统总长将超100公里 [24] - 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目标总长度5000公里,2024年计划新增1000公里绿道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