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搜索文档
台风“桦加沙”造成台湾14死18伤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59
台风灾害影响 - 台风"桦加沙"造成台湾14人死亡 多人失联 18人受伤 上百人受困等待救援 [1] - 台湾撤离人数达7904人 其中花莲5349人 高雄市1866人 花莲1837户8524人受影响需安置或避难 [1] - 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导致光复乡淹水灾情惨重 三乡镇共12个村里约1800户居民被强制疏散撤离 [1] 基础设施损坏 - 台湾14017户停电 待修复2015户 花莲县曾停电2871户 待修复1696户 [1] - 台湾停水4378户 目前积淹水51处 未退水46处 集中于花莲县光复乡与凤林镇 [1] - 马太鞍溪桥被洪水冲断 屏东山区路段积水与边坡土石滑落状况频发 [1] 气象预警持续 - 花莲县与台东县地区有局部大暴雨或超大暴雨 高雄市山区与屏东县山区有局部暴雨或大暴雨 [2] - 宜兰县山区 南投县山区 屏东县地区与恒春半岛有局部大雨或暴雨 [2] - 台南 高雄 宜兰地区 兰屿 绿岛及新北 桃园 台中山区可能发生局部大雨 [2]
台风“桦加沙”造成台湾14死18伤,多人失联
财联社· 2025-09-24 01:18
据央视新闻,根据台湾灾害应变中心最新消息,截至24日6时, 台风"桦加沙"造成台湾14人死亡、多人失联、18人受伤、上百人受困等待救援。 台湾地区气象部门21日发布台风"桦加沙"海上陆上台风警报,22日暴风圈进入台湾台东、恒春半岛与屏东地区,23日中午前脱离暴风圈,23日晚间 解除海上台风警报。"桦加沙"外围环流持续影响台湾东部、北部及南部沿海区域,带来强降雨。根据灾害应变中心23日晚间统计,台湾撤离人数达 7904人,其中花莲5349人、高雄市1866人,花莲主要集中在光复乡、凤林镇与万荣乡,共有1837户、8524人受影响需安置或避难。 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溢堤,大量洪水冲断马太鞍溪桥,光复乡淹水灾情惨重。光复乡、万荣乡及凤林镇等三乡镇共12个村里、约1800户 居民于22日被强制疏散撤离。屏东山区撤离145人,路段积水、边坡土石滑落等状况时有发生。 此外,"桦加沙"造成台湾14017户停电,待修复2015户,其中花莲县曾停电户数为2871户、待修复1696户;台湾停水4378户。目前台湾积淹水计51 处,未退水46处,集中于花莲县光复乡、凤林镇。 台湾气象部门24日持续发布暴雨特报,花莲县地区 ...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5年7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
经济观察报· 2025-08-25 03:18
全国自然灾害总体情况 - 7月自然灾害造成全国891.8万人次受灾 死亡失踪295人 直接经济损失521.5亿元[1] - 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62.7万人次 倒塌房屋1.77万间 损坏房屋11.94万间[1] -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56.5千公顷[1] 洪涝和地质灾害 - 北方地区遭遇10次区域暴雨过程 较常年偏多3次 其中华北强降雨过程累计降水量超400毫米[2] - 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586.5万人次受灾 死亡失踪293人 直接经济损失445亿元[2] - 北京密云水库入库流量创1959年建库以来新高 海河流域多条水系遭遇严重洪水过程[2] 风雹灾害 - 全国出现8次强对流天气过程 影响23个省区市 造成103.4万人次受灾[3] - 内蒙古云南等地损失较重 农作物受灾185千公顷 农业损失近29亿元[3] - 整体风雹灾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43.1亿元 农作物受灾265.7千公顷[3] 台风灾害 - 西北太平洋生成7个台风 其中3个登陆我国 较常年偏多1个[4] - 台风韦帕造成损失最重 直接经济损失19.1亿元 登陆时最大风力达12级[4] - 台风灾害共造成151.6万人次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31.4亿元 农作物受灾29.3千公顷[4] 干旱灾害 - 全国平均气温23.6℃ 较常年偏高1.5℃ 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5] - 黄淮江淮等地降水量偏少50%以上 淮河干流径流量偏少9成[5] - 干旱造成49.5万人次受灾 农作物受灾48.7千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6] 地震和火灾 - 大陆地区发生4.0级以上地震4次 最大震级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4.7级[7] - 全国发生森林火灾6起 均为雷击引发 未发生草原火灾[7]
2025年7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发布
央视网· 2025-08-22 15:42
自然灾害总体影响 - 7月全国自然灾害造成891.8万人次受灾 死亡失踪295人 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62.7万人次 [1] - 倒塌房屋近2500户1.77万间 损坏房屋4.16万户11.94万间 农作物受灾面积1256.5千公顷 [1] - 直接经济损失达521.5亿元 [1] 洪涝和地质灾害 - 全国出现10次区域暴雨过程 较常年偏多3次 北方地区洪涝灾害损失严重 [1] - 7月18-22日黄河松辽流域强降雨 山东济南等地局地降水量300-500毫米 吉林辽宁局地超250毫米 [1] - 7月24-29日华北强降雨 北京密云及河北多地累计降水量超400毫米 海河流域遭遇严重洪水 [1] - 洪涝和地质灾害共造成586.5万人次受灾 死亡失踪293人 直接经济损失445亿元 [1] 风雹灾害 - 全国8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 多地出现80毫米/小时以上短时强降雨 [2] - 内蒙古河北等地局地出现10级以上雷暴大风 影响23个省区市 [2] - 风雹灾害造成103.4万人次受灾 死亡2人 直接经济损失43.1亿元 [2] - 内蒙古云南等地农业损失严重 农作物受灾面积185千公顷 农业损失近29亿元 [2] 台风灾害 -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7个台风 其中3个登陆我国 较常年偏多1个 [3] - 台风丹娜丝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韦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1亿元 [3] - 台风灾害共造成151.6万人次受灾 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次 直接经济损失31.4亿元 [3] 干旱灾害 - 全国平均气温23.6℃ 较常年偏高1.5℃ 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4] - 黄淮江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0%以上 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量偏少20-30% [4] - 干旱灾害造成49.5万人次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48.7千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4] 地震和火灾 - 大陆地区发生4.0级以上地震4次 最大震级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4.7级 [5] - 全国发生森林火灾6起 均为雷击引发 未发生草原火灾 [5]
云南宁洱突发泥石流已致3死 村民:事发前电闪雷鸣 灯泡都碎了
新京报· 2025-08-20 06:04
灾害影响 - 云南宁洱团结村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3人死亡1人失联 [1] - 强降雨导致村里房屋受损严重且道路暂时中断 [1] - 村民家中积水深度接近2楼高度 [1] 救援响应 - 当地已紧急避险转移安置23户共58人 [1] - 多批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开展搜救工作 [1] - 电闪雷鸣天气导致灯泡碎裂等电力设施损坏 [1]
大越期货沪铜早报-20250728
大越期货· 2025-07-28 0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冶炼企业有减产动作,废铜政策放开,6月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持平,景气度基本稳定,基差升水期货,7月25日铜库存增3700至128475吨,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减11133吨至74423吨,收盘价收于20均线下且20均线向下运行,主力净持仓多且多增,美联储降息放缓、库存回升、地缘扰动仍存、淡季消费承压,铜价震荡调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日观点 - 铜基本面中性,基差中性,库存中性,盘面偏空,主力持仓偏多,预期铜价震荡调整 [3] 近期利多利空分析 - 利多因素未提及,利空因素未提及,逻辑为国内政策宽松和贸易战升级 [4] 现货 - 包含地方中间价涨跌、库存类型总量及增减等信息,但具体数据未详细给出 [7] 期现价差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交易所库存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保税区库存 - 保税区库存低位回升 [15] 加工费 - 加工费回落 [17] CFTC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供需平衡 - 2024小幅度过剩,2025紧平衡,还给出中国年度供需平衡表具体数据 [21][23]
台风等恶劣天气致菲律宾30人死亡
快讯· 2025-07-26 04:20
自然灾害影响 - 台风"韦帕"、"范斯高"、"竹节草"及西南季风导致菲律宾30人死亡、7人失踪 [1] - 受灾人口超过529万 [1] - 154个市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1] 经济损失 - 农业损失达7.6亿比索(约合人民币9500万元) [1] - 基础设施损失达50亿比索(约合人民币6.2亿元) [1]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面临的挑战包括持续的战争、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高企的债务水平、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以及自然灾害。
快讯· 2025-07-18 12:59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 -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持续的战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贸易摩擦 [1] - 高企的债务水平对经济稳定性构成压力 [1] - 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1]
上半年自然灾害致2503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6:09
自然灾害总体情况 - 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地质灾害、洪涝为主,风雹、干旱、台风等也有发生 [1] - 共造成2503 7万人次受灾 死亡失踪307人 直接经济损失541 1亿元 [1] - 紧急转移安置62万人次 倒塌房屋2 96万间 损坏房屋34 72万间 [1] - 农作物受灾面积2182 9千公顷 [1] 地震灾害 - 大陆地区发生4 0级以上地震57次 1月份占比最高达31次 [3] - 西藏定日6 8级地震造成126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89 45亿元 [3] - 缅甸地震波及云南 造成6500余万元损失 [3] - 地震共导致28 4万人次受灾 倒塌房屋2 69万间 损坏房屋22 41万间 [3] 地质灾害 -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死亡失踪74人 占全国88 1% [4] - 四川筠连滑坡29人死亡 贵州大方滑坡19人死亡 [4] - 共造成3 4万人次受灾 倒塌房屋200间 损坏房屋900余间 [4] 洪涝灾害 - 全国出现21次区域暴雨 6月17-23日过程为入汛最强 [6] - 洪涝导致798万人次受灾 死亡51人 直接经济损失303 9亿元 [6] - 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损失占比达84 3% [6] - 台风"蝴蝶"造成7人死亡 损失18 1亿元 [6] 干旱灾害 - 全国降水量偏少3 7% 气温偏高0 8℃ [7] - 广西甘蔗 黄淮冬小麦生产受影响 [7] - 共1083 6万人次受灾 农作物受灾992 7千公顷 [7] 其他灾害 - 风雹灾害造成463 3万人次受灾 死亡28人 损失71 5亿元 [8] - 沙尘暴导致4万人次受灾 损失3700万元 [8] - 森林火灾200起 山西发生重大火灾 [9] - 温带风暴潮损失100余万元 野生动物袭击致6人死亡 [9]
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
新京报· 2025-07-15 12:22
安全生产形势 - 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562起、死亡8079人,同比分别下降22 9%、17 8% [1][2] - 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同比分别下降20%、25 5%;较大事故172起、死亡634人,同比分别下降6 5%、9 7% [2] - 人员密集场所重大火灾事故、商贸场所火灾隐患问题突出 [2] - 交通运输业内河水运重大事故频发,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问题突出 [2] - 化工和烟花爆竹行业爆炸事故与非法违法生产危险品问题并存 [2] - 建筑业央企较大事故多发,坍塌和高处坠落为主要风险 [2] - 采矿业较大事故与非法盗采现象关联显著 [2] - 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反弹,粉尘作业环节风险管控不足 [2] 自然灾害影响 - 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2503 7万人次受灾,死亡失踪307人,直接经济损失541 1亿元 [1][3] - 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要灾害类型,风雹、干旱等次之 [3] - 西藏定日6 8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但2-6月4 0级以上地震次数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 [3] -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四川、贵州山体滑坡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3] - 洪涝灾害损失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灾情较重 [3] - 南北方旱情阶段性发展,部分农作物受影响,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缓解 [3] - 风雹灾情与低温冷冻雪灾损失较近年明显偏轻 [3] - 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平稳,局地森林火灾多发,未发生草原火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