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组合

搜索文档
不信股债组合,这届年轻人正在“重塑华尔街”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13:42
投资者结构变化 - 年轻高净值投资者(千禧一代和Z世代)对传统股债组合持怀疑态度 正将资金转向另类资产 包括IPO前独角兽企业、房地产、加密货币和收藏品 [1] - 美国银行零售客户持有另类资产数量自2020年以来翻倍 平台每年新增约50只基金 [1] - 美国银行研究显示43岁以下富裕投资者中近四分之三认为传统股债组合无法实现超额回报 93%计划增加另类资产配置 [1] 传统投资策略式微 - 60/40股债组合因2022年通胀驱动市场动荡导致吸引力减弱 股票和债券同步下跌削弱分散化效益 [2] - 富国银行指出投资顾问正改变对另类资产的态度 过去依赖60/40组合的顾问开始引入另类资产 [2] 产品供给创新 - 80%的另类资产管理人计划推出面向零售投资者的产品结构 是三年前近两倍 [4] - 摩根士丹利申请推出多资产基金 覆盖风险投资、私募债务、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全品类投资 [4] - 黑石和阿波罗全球管理等公司将机构级投资策略打包为ETF和半流动性基金向大众推广 [1] 投资风险与挑战 - 另类资产结构复杂、费用较高且流动性较差 黑石房地产信托基金在2022年利率飙升期间触及赎回限制 [4][5] - 摩根大通建议客户降低私募股权和信贷配置 预计其将连续第三年落后公开市场 [5] - 学术研究称另类资产为"昂贵且低效的投资" 穆迪警告向散户开放私募市场可能带来流动性恶化等系统性风险 [5] 零售化驱动因素 - Forge Global Holdings将最低投资门槛降至5000美元后 每日注册人数激增至原来三倍多 主要吸引关注AI浪潮的年轻用户 [5] - 文化层面的"错失恐惧"(FOMO)推动投资者参与科技浪潮早期投资 [5] - 投资者认为传统股债组合无法实现财富目标 尤其在资产价格高企环境下 [6] 投资偏好扩展 - 另类资产投资趋势从年轻世代扩展至更广泛人群 包括45岁投资者将资金集中于初创企业和比特币 [8] - 美国银行报告显示房地产、数字货币和私募股权成为新兴财富人群主要选择 被视为远离政府干预且能获取超额收益的途径 [8] - 投资者对公开市场存在不信任感 认为60/40策略脆弱且可能被操控 [8] 配置差距与资金需求 - 大型机构平均配置约20%资金于另类资产 而个人投资者仅配置7% [8] - 另类资产零售化部分源于传统买家(养老金、捐赠基金等)可能资金告罄 [8] 差异化投资策略 - 年长投资者偏好私募信贷和基础设施等稳定现金流资产 年轻世代更倾向高风险私募股权 [9] - 先锋集团指出部分年轻投资者因IRA账户默认设置为现金类资产 未能实现充分多元化投资 [9] - 美国银行强调投资者偏好与产品供应形成互补 推动另类资产配置进入顺周期增长阶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