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审通办

搜索文档
国家医保局已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中国创新药或迈向定价新周期
中金在线· 2025-08-01 03:22
国家医保局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 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确认已建立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旨在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并支持高水平创新药在上市初期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 [1] - 机制核心包括设置价格稳定期和挂网流程支持 例如一省受理各地通行的联审通办模式 助力新药快速推向临床 [1][5] - 政策导向从控费主导转向鼓励高质量创新 形成价格立项与技术创新并行的格局 已公布30批立项指南新增100多项新产品新设备价格项目 [1][2] 创新药定价机制改革细节 - 价格形成机制基于企业自评量表 从药学 临床价值和循证证据三方面评分 按分值分高 中 低三组 自评点数越高则定价自由度越高 [4] - 高分组药品享受绿色通道挂网和五年价格稳定期保护 稳定期内不纳入集采且原则上不干涉挂网价格 [4][5] - 低分组药品需提供更充分信息披露支持价格合理性 机制与原有挂网模式并行 作为新渠道提供操作层工具 [4][5] 行业现状与政策影响 - 创新药首发价格长期处于模糊地带 医保准入谈判周期长且市场审核标准不一 导致企业面临挂网难 定价低 不敢推的困局 [2] - 价格机制缺位使创新药失去窗口期变现能力 影响研发回报 例如亿帆医药产品美国定价为国内14倍 君实生物PD-1中美价差达30多倍 [2] - 新机制通过建立真实市场价格参照和加速省级挂网流程 可提升企业研发投资确定性 增强本土创新信心并提高中国在全球药品上市策略中的权重 [3][5][6] 企业反馈与预期 - 行业专家认为政策将创新药定价从政策默许升级为机制确认 是对企业研发激励机制的结构性回应 [3] - 企业积极判断政策环境 认为支付环境深层次改革正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全产业链动能 平衡以价换量需求与创新回报 [6] - 业内期待正式文件发布 要求实施路径清晰且执行周期稳定 以支持企业更早获得医生反馈 制定销售计划并提升市场估值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