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场裁员
icon
搜索文档
“同事被裁了,私人物品全带走,只留下一堆荣誉奖杯”。网友:随便丢,都是骗打工人卖命的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24 02:48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有个同事被裁了,私人物品全带走,只留下一堆荣誉奖 杯 网友爆料 "同事被裁员了,桌上的东西都带走了,只有这堆荣誉奖章留在了办公室没带走。 拿到这种证书,奖杯,直接扔。因为这个跟加工资,升职没有任何关系,单位年会只发奖杯不发钱的,都是老 板爱好大喜功的人。被裁了再回头看荣誉奖章,都是当时抽打在牛马身上的鞭子。 "我当年绩效低,自己给自己买了个奖,颁给自己" 公司只要 60~75 分的员工,太突出的人,用工成本太高,就只能裁了,之前公司裁好几人都是拿奖的工资高 的。自己降薪也没用,部门主管主动提降薪,半年之后照样被踢掉。 这种奖杯奖章特别廉价,除了可以安慰自己的精神,压根木有含金量,到了公司资金链断了或者经营不好时, 这些人就是被裁的首要目标,因为他们的活可以被替代和接手,而且工资高" 网友留言 的确,这种水晶奖杯不值钱,某宝三五十块可以随便定制。 所以就有网友表示,自己挣到钱就行,这玩意随便丢。 "离职后全扔垃圾堆了,都是用来骗打工人卖命用的,给点虚头巴脑的奖励,没有卵用" 还有跟帖称,"去年入职,年底拿了最佳新人奖,结果年后就被公司裁了" - EOF -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 1、 "领 ...
35 岁被裁员那天,我才懂:多年 “听话”,终于让人生只剩下 “无路可退”
36氪· 2025-07-31 09:07
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李明的案例探讨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因长期顺从外部安排而导致自我意识缺失及职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强调重新找回人生主导权的重要性 [1][2][4][6][11] 职业发展模式 -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长期遵循外部设定的"最优路径" 包括教育选择及职业进入 导致自我决策能力弱化 [2][4] - 职业选择以外部评价体系为导向 进入大型国企追求稳定 但实际工作内容重复且缺乏成就感 [4] 职场危机表现 - 35岁时遭遇行业巨变引发的裁员潮 失去原以为稳定的工作岗位 [6] - 再就业时发现缺乏核心竞争力 无法明确回答职业规划及特长相关问题 [7][8][9] 自我重建方法 - 通过觉察自身选择动机 区分真实意愿与外部期待的影响 [15] - 追溯内在行为模式的成因 理解习惯性顺从的根源 [16][17] - 通过身体感受和情绪反应识别真实需求 建议通过独处或专业咨询重建内在连接 [19][20] - 从小型决策开始实践自主选择 逐步扩展至重大决策 并接纳过程中的不完美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