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财富
icon
搜索文档
故乡山水丨共饮一江水
央广网· 2025-08-13 01:43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成效 - 2012年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 实施"谁受益谁补偿 谁保护谁受偿"原则 [3] - 皖浙两省接续开展三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新安江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与升级 [4] - 机制从最初"共护一江水"走向更广阔的"携手奔共富" [4] 生态保护措施与创新 - 2016年流口镇流口村率先创办"垃圾兑换超市" 后升级为"生态美超市" [3] - 村民可用烟头 塑料袋 塑料瓶等垃圾兑换肥皂 洗洁精 盐 老酒和抽纸等物品 [2][3] - 每周二定期开展兑换活动 超市由村党总支负责运营管理 [2][3] 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村环境明显改善 动植物种类增多 经常出现猴子 鸳鸯 白鹳等野生动物 [3] - 近期频繁听到山上麂子的叫声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3] - 率水河水清澈见底 两岸青山绿树成荫 成为避暑游览胜地 [1] 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 - 推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 茶叶品质提升导致价格上涨 [3] - 村民种植有机茶叶收益显著 三亩多茶园年收益达两万元左右 [3] - 优越生态环境聚集人气 2024年率水河畔出现精品民宿 暑期一房难求 [4] 旅游与投资发展 - 盛夏率水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避暑游览 [1] - 投资者因生态资源丰富和环境优美被吸引 正在推进二期工程建设 [4] - 着力提升"好山好水好茶"品牌价值 [4]
乌梁素海芦苇的绿色蝶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3 00:41
生态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 乌梁素海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实现芦苇资源化利用,总投资超50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于2018年启动[2] - 芦苇环保板材生产实现碳减排,每立方米板材减少1.2-1.4吨碳排放,年产量4.7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60万棵大树[1][2] - 水生植物资源化项目改善水质,使湖区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部分区域达Ⅳ类标准[3] 芦苇产业链发展 - 内蒙古积葭新材料科技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前5个月消耗5.6万吨芦苇,生产4.7万立方米芦芯板,销售收入6000万元[2] - 芦苇加工创造就业机会,板材生产线提供150多个就业岗位[3] - 开发多元化产品线,包括环保板材、苇编工艺品和芦耳种植,产品销往新疆、辽宁等地[2][3] 生态经济效益 - 年处理10万吨芦苇,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时创造经济价值[1][3] - 产业链带动区域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3] - 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12月),生态价值获官方认可[2] 生物多样性恢复 - 生态环境改善吸引候鸟回归,成为世界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和越冬栖息地[3] - 实施生态补水、湿地净化等工程恢复水体生态功能[3] - 湖水自净能力增强,保障黄河入水水质安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