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招采

搜索文档
补齐绿色标准缺失短板 绿色招采引领供应链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8-24 23:29
绿色招标采购政策支持 - 绿色招标采购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对扩大绿色产品应用和推动行业深化改革意义重大 [1] -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首次从顶层设计系统部署绿色转型 明确提出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并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 [2]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优化绿色招标采购推广应用机制 编制示范文本 引导招标人设置绿色标准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3] 绿色采购实施进展 - 2019年以来发布节能产品采购 环境标志产品采购 商品包装政府采购等多项标准 [4] - 2024年除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外 还对绿色工程 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等提出明确要求 [4] -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在原材料供应链上加大推广使用再生材料和再生原料比例 [4] 企业绿色采购实践案例 - 国家电网发布《绿色采购指南》 将17项绿色要素纳入采购评审 每年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投资超1万亿元 [5] - 国家电网建成央企首个万亿级供应链管理平台国网绿链云网 2024年平台采购交易额达1.28万亿元 注册供应商超40万家 [6] - 南方电网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 实施绿色采购 绿色仓储物流 绿色回收 推进绿色服务升级 [6] - 中国大唐集团建设全链条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以采购引领供应链上下游绿色低碳转型 [6] 行业标准建设 - 电力行业发布首个绿色采购行业标准《电力企业绿色采购管理导则》 明确绿色采购管理整体要求和全过程管理要求 [6] - 当前不同行业绿色标准缺乏统一规范 存在定性多定量少 标准交叉重复 指标缺乏行业通用性等问题 [8] - 通过绿色招采促进绿色标准体系建设 将有效推动供应商按绿色标准组织生产 [8] 绿色采购机制作用 - 通过招标采购政策引导绿色生产与消费 可有效优化投资与消费结构 [2] - 形成"不是绿色我不买"的供应链倒逼机制 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 [3] - 低碳需求主要来自政府绿色采购 企业绿色供应链和碳排放成本内部化三方面 [7] - 绿色采购大规模推广可使绿色低碳供应链成本逐步下降 叠加金融税收政策支持将释放绿色溢价效应 [7]
绿色招采引领供应链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8-24 21:52
核心观点 - 绿色招标采购正成为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通过政策引导和行业实践形成供应链倒逼机制 带动产业链协同转型 [1][3][7]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首次系统部署绿色转型 明确要求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并将碳足迹纳入政府采购 [2]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优化绿色招标采购机制 编制示范文本 鼓励招标人设置环保、节能、低碳要求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3] -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在原材料供应链中提高再生材料和再生原料使用比例 [4] 行业实践与案例 - 国家电网发布《绿色采购指南》 将绿电绿证、ESG报告等17项要素纳入评审 每年带动产业链投资超1万亿元 [5] - 国家电网建成央企首个万亿级供应链平台"国网绿链云网" 2024年采购交易额达1.28万亿元 注册供应商超40万家 [6] - 南方电网将绿色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 实施绿色采购、仓储物流及回收 推进绿电绿证和绿色金融服务 [6] - 中国大唐集团建设全链条绿色供应链体系 涵盖设计、采购、制造、物流、回收及服务环节 [6] - 电力行业发布首部绿色采购行业标准《电力企业绿色采购管理导则》 明确采购全过程绿色管理要求 [6] 市场规模与数据 - 中国制造业2024年消耗125亿吨矿产资源 占全球总量50% [2] - 绿色招标采购范围持续扩大 新能源汽车、绿色工程、绿色建材等被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4] 挑战与瓶颈 - 绿色标准存在缺失 不同行业标准缺乏统一规范 部分标准定性多定量少 或与现阶段发展不匹配 [8] - 绿色产品采购范围有限 市场对绿色低碳产品的认知存在差异 低碳需求主要依赖政府采购、企业供应链和碳成本内部化 [7] 发展路径与方向 - 通过招标采购构建绿色供应链倒逼机制 实现"不是绿色我不买"的转型目标 [3] - 将碳足迹要求纳入采购评价体系 有效控制碳排放强度 [4] - 绿色采购推广可降低绿色供应链成本 结合金融与税收政策释放绿色溢价效应 [7] - 以绿色招采促进绿色标准体系建设 通过采购人制定标准推动供应商按标准生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