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业绩

搜索文档
A股热点轮番“表演”!什么样的公司,才能让股东富起来?
证券时报· 2025-09-14 04:41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应关注公司长期现金回报能力和内在价值而非短期业绩表现或市场热点[1][2][3] - 缺乏护城河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对股东无实质意义[2][3] - 高估值成长股面临业绩不及预期时易出现戴维斯双杀风险[5][6] - 防御性投资应选择财务稳健、股息记录稳定的大型公司[8] 公司价值评估标准 - 真正有价值的公司需具备无需持续资本投入即可实现增长的特质(如汤普森出版公司)[2][3] - 衡量标准包括资本构成、商业模式及现金回报股东意愿[2] - AT&T案例显示资本持续投入但无法现金分红导致股东收益低下[2] - 内生增长强劲公司可通过分红回购提升股价底部[3] 短期业绩陷阱 - 短期业绩利好可能成为股东减持或融资窗口[1] - 光伏龙头2020-2021和移动互联概念股2013-2014经历短暂辉煌后股价腰斩甚至跌超90%[5] - 高市盈率股票对业绩波动极度脆弱 实际收益略低于预期即可引发股价雪崩[5] - 美国钢铁公司1937年12个月内股价从126美元跌至42美元(跌幅2/3)因后续6年业绩平庸[6] 成长股投资风险 - 投资者线性外推成长性导致高估值 一旦增长停滞即出现业绩估值双杀[5][6] - 光伏龙头2021年后估值从40-50倍降至10倍尽管业绩仍增长[6] - 全球仅极少数公司(如菲利普莫里斯、默克)能持续保持年化15%以上增长[6] - 估值从40倍降至10倍意味着股价下跌75%即使业绩不变[6] 长期投资原则 - 应参照过去7年平均每股收益进行估值[8] - 理想标的需具备20年以上连续股息支付历史[8] - 大型知名且财务稳健公司更适合防御性投资[8] - 格雷厄姆强调长期财务结果而非短期事件推动投资表现[8]
A股热点轮番“表演”,什么样的公司,才能让股东富起来?
证券时报· 2025-09-13 23:42
核心观点 - 投资应关注公司长期现金回报能力和内在价值而非短期业绩表现或市场热点[1][2][3] - 缺乏护城河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对股东无实质意义[2][3] - 高估值成长股面临业绩不及预期和估值大幅下滑的双重风险[5][6] 公司质地评估标准 - 真正优质公司需具备无需大量资本投入即可实现增长的特质(如汤普森出版公司)[2][3] - 资本构成、商业模式和股东回报意愿比短期业绩更重要[2] - 能持续通过分红和回购回报股东的公司更具抗风险能力[3] 短期业绩陷阱 - 短期业绩利好可能成为股东减持或融资的窗口期[1] - 仅凭近期业绩评估企业会使投资者处于不利境地[8] - 美国钢铁公司1937年股价126美元12个月内跌至42美元跌幅2/3因后续6年业绩平庸[6] 高成长股风险 - 高市盈率股票极其脆弱业绩不及预期会导致股价雪崩[5] - 光伏龙头估值从40-50倍降至10倍移动互联概念股出现腰斩[5][6] - "漂亮50"中仅3家公司能长期维持15%以上年化增长[6] 长期投资原则 - 防御性投资者应选择估值合理的大型知名公司[8] - 参照过去7年每股收益平均值进行估值[8] - 优先选择具有20年以上连续分红历史的公司[8] 行业历史案例 - 2020-2021年光伏龙头和2013-2014年移动互联概念股遭遇业绩估值双杀[5] - AT&T因需持续资本投入未能给股东现金回报而汤普森出版公司使股东致富[2] - 约翰·聂夫30年创造55倍收益达标普500收益率两倍多[5]
A股热点轮番“表演”!什么样的公司,才能让股东富起来?
券商中国· 2025-09-13 23:36
投资小红书-第252期 近日,A股市场行情渐渐升温,热点题材轮番上阵。多空对决、何去何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价值几 何"是比"接下来怎么走"更重要的问题。 从时间上来看,市场的悲观和狂热持续的时间或许会超越想象。尤其是当风口遇上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利好,股价就 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时期,上市公司有更大的冲动发布业绩利好,也许此时正是重要股东减 持筹码或者募集资金的重要窗口。 然而,那些长期无法给股东拿出现金回报的公司都是虚的。基业长青的投资者心中一直有"一杆秤",这让他们不为眼 前的风口和短期的业绩所迷惑,也不会将自己置于不可逆的风险之中。正如格雷厄姆所说,"我以自己闯荡华尔街二十 年的沉浮经验告诫读者,表面和眼前的现象是金融世界的梦幻泡影与无底深渊。" 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富了股东? 短期业绩的利好犹如火上浇油,让风口公司借势起飞。但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不能只看短期业绩增长,更要 看公司质地,比如资本构成、商业模式,回报股东的能力和意愿等。那种没有护城河、不能产生充沛现金流、不能回 报股东的增长对股东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增长。 《芒格之道》一书中提到,巴菲特在20世纪90年代给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