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icon
搜索文档
报告显示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和质量齐升 正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8:19
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态势 - 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制度型开放加速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以及新兴服务贸易形态加速迭代背景下实现增长[1] - 行业面临竞争力提升、结构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挑战[1] 行业结构转型特点 - 服务业正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2] - 传统服务贸易仍占较大比重 2019-2024年旅游和运输服务贸易额占比保持在50%左右[2]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38.50%[3] 旅游服务贸易表现 - 旅游服务出口增长迅猛 2023年出口额145.6亿美元 2024年同比增长154.1%至370.0亿美元[2] - 占比从3.82%上升至8.3% 成为服务贸易细分领域出口增长率最高领域[2] - 文化产品出海带动旅游服务增长 《黑神话:悟空》海外销量约900万套占总量30% 吸引国外游客打卡取景地[2]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数据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28965.2亿元 增长6.5%[3] - 出口16573.2亿元增长7.4% 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39.3%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12.2%[3] - 进口12392亿元增长5.4% 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29.5% 知识产权使用费增8.7%[3] - 实现贸易顺差4181.2亿元 比上年扩大504.5亿元[3] 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 2016-2024年服务外包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年均增长率14.47%[3] - 2024年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30535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 执行额22197亿元[3] - 同比分别增长6.5%和13.3% 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5737亿元 执行额11626亿元[3] - 同比分别增长5.8%和11.8%[3] 文化服务贸易亮点 - 文化服务贸易表现亮眼 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出海带动出口增长[2] - 数字技术重塑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业模式 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融合化、全球化升级[5] - 人工智能、5G、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打破传统业态边界 加速新兴业态涌现[5] 数字技术应用案例 - 爱奇艺独播剧《大梦归离》通过虚拟制片技术实现云端拍摄 缩短制作周期并降低跨国协作成本[5] - 上海"远古回声"数字艺术展借助元宇宙平台构建虚拟展厅 吸引全球观众体验中国非遗文化[5][6] - 杭州亚运会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云赛场 实现赛事直播、互动观赛与虚拟竞技深度融合[6] - 智能推荐系统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推动文化内容从大众化向分众化转型[6] 新兴业态发展 - 服务业发展呈现线上线下融合、行业跨界融合特征[6] - 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6] - 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6] 发展路径建议 - 释放服务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高附加值和数字化专业服务[4] - 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 包括金融、法律、工程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4] - 推动新型数字服务出口形态 包括跨境电商、云服务、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4] - 支持设立数字服务贸易专区和出口基地 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机制[4] - 深化制造业融合发展 建设服务+制造综合体 提升传统制造企业服务增值能力[4] - 重点培育虚拟会展、远程医疗、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模式[4] - 推动虚拟现实+文旅、AI+翻译等复合型服务模式发展[4] - 强化配套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建立算法模型、数字内容、技术服务等领域产权制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