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用户行为数据

搜索文档
高德开“扫街榜”,找餐厅,导航比点评更靠谱?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9 04:26
高德扫街榜的推出背景与战略意义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于9月10日集团周年庆典日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用户行为生成的"高德扫街榜",并强调该榜单"永不商业化",反映出公司对这一项目的高度重视 [3][5] - 该项目被定位为阿里巴巴集团高优先级项目,与淘宝闪购属于同一等级,直接瞄准大众点评的核心业务,标志着用户决策入口之争进入新阶段 [5] - 核心依据是高德10亿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包括是否实际导航到店、是否重复前往、是否愿意跨区域或跨城市专程到访,旨在通过真实行为数据解决虚假评论问题 [5][13] 高德扫街榜的产品设计特点 - 榜单分为"状元榜"(年榜,覆盖餐厅、景点、酒店等多品类)和"扫街榜"(日榜,目前聚焦餐厅),用户可在高德APP首页直接进入 [5] - 基于真实用户行为设计特色榜单,包括专程前往榜(筛选用户跨区/跨城光顾的店铺)、回头客榜(统计180天内多次到访行为)、小店榜(聚焦深巷实惠且线上曝光少的小店) [7] - 通过"行为+信用"双重数据模型落地:行为层面依托高德10亿用户、日活峰值1.8亿、每日处理1.2亿次生活服务AI搜索、日导航总里程超15亿公里的数据优势;信用层面通过AI风控、可信度标签、与芝麻信用合作等方式确保评价真实性 [15][17] - 上线当天尝试用户超4000万人,用户反馈显示其能快速辅助餐厅决策 [18] 行业痛点与市场机遇 - 消费者依赖线上评分和榜单决策,但虚假评论和刷榜导致信任体系崩塌,商家被迫通过赠送福利或找代运营公司刷好评换取曝光 [7][9] - AIGC发展降低制造虚假内容门槛,部分服务商甚至提供"AI自动生成好评"工具,进一步加剧内容可信度问题 [9] - 2024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突破35万亿元,其中到店业务(含餐饮、旅游、娱乐等)占比超60%,规模超21万亿元,且到店业务模式较轻、利润率较高,成为平台争夺新焦点 [10][12] 竞争格局与平台动态 - 美团在同一天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业务,覆盖必吃榜、黑珍珠及高星酒店餐厅,并强调通过"AI+真实高分"模型强化内容可信度,同时于8月上线美食社区APP"鸭觅",采用官方筛选的"推荐官"机制聚焦头部1%餐厅 [20] - 阿里巴巴今年以来在外卖战场投入数百亿元推动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增长:淘宝闪购二季度月活用户突破3亿(较四个月前增长四倍),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骑手规模扩大三倍,并带动淘宝主站8月DAU增长20% [22] - 高德早在2020年9月上线"高德指南",开始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型;阿里原有到店业务"口碑"于2023年3月并入高德,后续逐渐淡出视野 [22] - 饿了么正在部分城市内测到店业务,未来可能与高德榜单形成协同,但阿里生态内组织架构复杂可能带来资源联动挑战 [23] - 京东于7月被曝拓展到店团购业务(目前以快餐品牌为主),抖音和快手则通过短视频种草和算法推荐持续侵蚀传统点评平台份额 [26] 行业趋势与核心挑战 - 竞争焦点从外卖业务向更高价值的到店业务全面升级,决策入口意味着流量分配权力,可信度成为未来竞争核心壁垒 [20][26] - 高德扫街榜面临缺乏真实评价互动氛围、"熟店不导航"导致行为数据盲区、商家通过优惠诱导用户行为等质疑 [26] - 行业核心痛点是如何在规模扩张中维持内容真实性并在个性化推荐中保持公信力,行为数据与UGC可能形成互补而非取代关系 [26][27] - 本地生活市场超35万亿元规模(到店业务占超60%)确保战略价值,未来可能走向行为数据修正内容偏差、用户评价丰富决策维度、AI作为仲裁者的双轨并行生态融合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