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逻辑变化

搜索文档
《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翻倍,暑期档的转折点终于来了
36氪· 2025-07-30 03:55
电影市场表现 - 《南京照相馆》AI票房预测从15亿翻倍至34.59亿,成为暑期档首部现象级国产爆款[1][2] - 上映前三日票房分别为6014.5万、1.09亿、1.46亿,连续两日单日增长约4000万[2] - 周一票房1.04亿占比58.2%,带动暑期档周一单日大盘从4000万-6000万跃升至1.79亿[2][3] - 累计票房6.10亿(上映5天),单日票房占比62.1%,场均人次19.4[19] 影片内容与制作特点 - 取材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聚焦照相馆内7名普通中国人的求生与抗争,叙事视角纯粹无西方/日军视角[11][13] - 视觉表达高度克制,以中远景镜头和演员细节表演替代暴力画面,消解传统战争片说教感[15][17] - 豆瓣评分8.6,淘票票12.2万人评分,10.8万人标记"想看"[4][6] - 导演申奥突破同题材空白,对比《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更聚焦本土平民视角[10][17] 暑期档竞争格局 - 同期《酱园弄》《恶意》《你行,你上!》等明星阵容影片表现不及预期[18] - 罕见出现三部8分电影同映:《罗小黑战记2》(8.6分)、《长安的荔枝》(8.6分)、《戏台》(逆袭单日第二)[18][21] - 《戏台》40岁以上观众占比51.2%,显示多代际市场容纳性[21] - 市场对平庸影片容忍度降低,IP电影《侏罗纪世界》票房仅为前作一半[21] 行业趋势与后续展望 - 8月新片《东极岛》因相似历史题材与互补情绪宣泄(反杀日军镜头)获关注[25][26] - 《浪浪山小妖怪》点映好评率99.8%(差评率0.2%),或延续国产动画高分表现[28][30] - 暑期档后半程由高分国产片接力,扭转前期进口片主导局面[30] - 观众娱乐选择多元化背景下,电影需提升内容质量而非依赖明星/I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