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平台生态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百亿减免」后首份成绩单,拼多多坚定重塑电商生态
36氪· 2025-03-25 09: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938.4亿元,同比增长5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223.4亿元,同比增长80% [1] - 第四季度营收1106.1亿元,同比增长24%,低于彭博分析师一致预期的1160.3亿元,且增速较此前超100%的单季度增长明显放缓 [1] - 第四季度收入成本47.798亿元,销售和营销费用31.357亿元,一般和管理费用2.085亿元,研发支出3.777亿元 [2] 生态建设投入与战略 - 2023年8月启动"百亿减免"计划,为优质商家减免100亿元交易手续费,并持续进行营商环境治理 [2] - 管理层明确表示完善生态建设需长期投入,已做好牺牲短期利润的准备,2025年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 [3][14] - 通过费用减免、流量倾斜、消费券补贴等形式助力商家,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服务费退返""电商西进"计划免除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以及"百亿补贴"频道的"百亿消费券""超级加倍补"等 [10] 平台治理与商家权益保障 - 2024年1月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异常订单预警""低价风险预警""优化仅退款""促进商家净成交"等举措 [4] - 优化仅退款流程,如不再主动介入优质商家的仅退款,并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对恶意用户订单的识别率 [6] - 调研显示73%的商家认为优化"仅退款"措施十分有用,82%的商家认为提升权益保障举措比较有用,超过60%的商家认为促进净成交新举措十分有用 [6] 产业带动与转型成效 - 平台商家数量达1420万家,在国内累计激发就业岗位5532.1万个 [13] - 以安徽丁集婚纱小镇为例,平台扶持帮助商家实现产品升级(如敬酒服面料从120-130元/卷提升至200元/卷),退货率下降,工人月收入达7000-8000元,当地产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占常住人口四成多 [10][11] - 通过鼓励差异化、高品质转型,助力产业带打开市场空间,如惠东女鞋小城、融安金桔小镇等均见证转型成效 [13] 行业影响与长期展望 - 电商行业集体迈入存量竞争阶段,平台发展依附于商家发展,拼多多的战略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完成生态重塑 [16] - 平台通过扶持商家实现提质增效,引导商家、用户、平台三方走向正向循环,最终巩固流量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7][14]
开网店不烧钱,也能稳稳成长?
虎嗅APP· 2025-03-07 10:35
电商行业生态变革 - 行业从低水平竞争转向生态建设,平台需从"抢商家"变为"养商家"[3][9] - 京东通过"0佣金"策略和骑手社保承诺推动外卖行业品质化与劳动者保障[1] - 电商平台需构建让商家"自我造血"的环境,而非短期降费[3][10] 京东春晓计划与商家扶持 - 京东升级"春晓计划",推出"0元开店、广告补贴、专属活动"新商三步法,简化运营流程[11] - 计划投入至少10亿广告金补贴商家,并提供费用减免、佣金返还等支持[20] - 京东POP商家数量同比高速增长,Q4财报显示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及订单量表现活跃[11] 商家案例与成长 - 邹老板家具店入驻京东后,次月销售额达37万,11.11冲至180万,店铺等级从L6升至L1[4][5] - 90后创业者小周的家清品类店铺三个月内实现日均订单过万,借助京东广告补贴快速起步[17] - 河北白沟产业带箱包商家接入京东物流后,退货率下降10%,订单质量显著提升[23][24] 平台服务与技术创新 - 京东推出AI工具(京麦AI、京点点、羚珑),提升商家运营效率,降低内容制作成本[19] - 平台广告收入占比仅7.7%,显示其让利商家与消费者的策略[19] - "店铺星级"体系将服务质量与流量挂钩,促进商家提升商品与服务品质[25] 商业模式重构 - 平台从"房东-租户"关系转向"合伙人"模式,提供全链路服务支持[15][27] - 京东"三毛五理论"强调开放共赢,每赚1元让合作伙伴赚3毛,员工与未来各留3毛5[12] - 长期目标为自营+POP生态,POP商家GMV占比计划超60%[12][13] 行业趋势与启示 - 电商竞争从流量争夺转向生态基建能力比拼,平台"退一步"激发商家创造力[26][27] - 健康商业生态需平台"让位、让利、让名",回归服务本质[1][23] - 共同创造取代互相挤压,成为商业本质的新共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