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安全治理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电动车安全不容“魔改”
北京商报· 2025-09-02 14:04
新国标核心内容 -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9月1日起实施 核心要求包括车速超过25公里/时自动断电[1] - 新标准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 明确塑料总质量占比红线[2] - 新国标直指火灾风险与非法改装等安全痛点 推动行业告别野蛮生长[2] 非法改装现状 - 市场上存在非法改装产业链 提供"上牌、改装、售后"一条龙服务[1] - 部分改装厂以2000元费用可将国标车时速从25km/h提升至"电动超跑"级别[1] - 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底线迎合改装需求 形成规模化的灰色生意[1] 行业规模与风险 - 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5亿辆[2] - 近三年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年均增长达两位数[2] - 涉及电动车的安全事故逐年攀升 规模巨大且风险系数高[2] 行业影响 - 电动自行车在居民日常生活及外卖、快递行业扮演重要角色[2] - 短期限速措施可能影响外卖、快递等特定行业运营效率[2] - 长期将倒逼整车智能化与电池安全水平提升 推动行业向智能安全方向发展[2] 治理方向 - 建立强制执行标准体系是源头治理关键[2] - 需要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共同守住安全底线[2] - 规范治理将助推产业链走向协同创新新阶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