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

搜索文档
“电鸡”集中停放充电 每组不超20个端口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5:16
行业背景与论坛概况 - 首届深圳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论坛以"智绘湾区 骑迹未来"为主题 聚焦行业安全管理痛点与产业创新 旨在构建多元共治的出行生态[1] - 论坛发布广东省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 编号DB44/T 2703—2025[1] - 政府机构 科研院校 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参与论坛[1]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深圳市民重要出行方式 但面临消防安全 交通秩序 电池质量和充电设施不足等管理挑战[2] - 需平衡便利与安全 发展与秩序的关系 通过多元共治破解难题[2] - 深圳将推广智能电池 充电桩和物联网监管技术 完善全链条标准体系[2] 技术推广与社区服务 - 论坛启动"换电之城进社区"项目 推动安全换电服务进入社区以解决居民充电难题[3] -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提出"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平台" 强调数字化监管重要性[3] 充换电设施运营规范 - 集中充换电设施需符合GB 50057建设标准 充电端口每组不超过20个 组间需设置防火隔墙或间距[4] - 运营场地需公示基础信息 充电操作指示 收费标准 24小时服务电话及安全注意事项[4] - 运营单位需每周进行安全巡检 每季度进行定期安全检查[5]
2025首届深圳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6:47
论坛背景与意义 - 首届深圳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论坛以"智绘湾区,骑迹未来"为主题 聚焦行业安全管理痛点难点与产业创新 致力构建多元共治的出行生态 [1] - 论坛汇聚政府机构 科研院校 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企业代表共500余人 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深圳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是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维系民生百态和新业态发展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消防安全 交通秩序 电池质量 充电设施不足等管理挑战成为城市治理新课题 [1] - 行业需要平衡"便利"与"安全"及"发展"与"秩序"的关系 以多元共治破解现实难题 [1] 政策与标准建设 - 广东省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DB44/T 2703—2025)在论坛期间正式发布 [1] - 论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部门协同 企业主责 社会参与 科技支撑"的治理新格局 [2] - 深圳将完善全链条标准体系 积极推广智能电池 充电桩和物联网监管等技术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论坛举行"换电之城进社区"启动仪式 推动安全换电服务走进社区 解决居民充电难题 [2] -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执行会长介绍"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平台" 强调数字化监管重要性 [2] - 深圳作为改革创新前沿 将通过技术标准升级和智慧监管应用筑牢市民安全防线 [2] 论坛成果与展望 - 论坛通过政策解读 技术分享与仪式启动 全面推动安全管理共识与行动落地 [2] - 深圳将持续探索可持续 可推广的治理方案 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