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气象

搜索文档
浙江锻造能源体系韧性 提升“气候洞察力”
新华财经· 2025-09-12 08:11
白露已过。回看今夏,全国一度陷入"蒸笼模式"。浙江也是如此,特别是8月,平均最高气温35.8℃、 高温日数22天,比常年偏高2.9℃、偏多13天。 夏季全社会用电负荷也维持高位。除经济增长等因素外,最直接的影响就属高温。入夏以来,截至8月 底,浙江省地两级负荷合计59次创新高,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有74天破亿、4次刷新纪录、冲至 1.31亿千瓦的历史峰值。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入构建,电力系统与气象气候更加深度耦合。"高新能源占比",让电力 供给的气象敏感度明显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坐拥能源资源小省、消费大省双重身份的浙江,面临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的挑战及高温、 台风等极端气候的威胁,在构建更有韧性的能源体系方面打造了"典型样本"。 从今夏成功应对高温大负荷考验的实践看,浙江探索建设气候适应型能源系统的路径逐渐清晰。 电力气象的"资源共享"十分关键。放眼浙江,新能源分布广,大量分布式光伏分散在宁波、嘉兴和杭州 地区,集中式光伏在浙西南偏远山区,风电则富集在沿海。未来,浙江将继续深化气象电力协同联动机 制,强化站点数据共享与信息化建设。 与此同时,浙江也将不断增强供需两侧基础,合理规划构建浙江"强交强直" ...
“电力+气象”织就防护网 迎峰度夏保供添保障
新华财经· 2025-05-29 06:55
除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之外,"电力+气象"的融合在优化发电方面也正大显身手。国网河南电 力与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共同组建河南风能太阳能气象工程研究中心,每周发布新能源发电气象资源预 报,地图化展示未来一周全省风光气象资源;每周发布各地市新能源功率预测,平均预测准确率达 93%;对新能源有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开展新能源发电预警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国网河南电力每周 还将预测的新能源发电情况通过省调厂网协调例会向全省火电厂发布,高效支撑火电计划安排,多能协 同保障电力供应平稳。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电力+气象"的融合为应对迎峰度夏等电力供应挑战增添了有力保障。近日, 山东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气温超过40℃。受高温影响,山东电网负荷持续攀升,最高达9933.7 万千瓦。为做好度夏期间电力保供,国网山东电力提前预判高温天气对用电负荷的影响,依托人工智能 技术,滚动开展高温期间负荷走势预测,合理安排各类机组运行方式,留足电力供应裕度。 天津市电力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共同建设了电力气象监测预警平台。"通过联合研发输电线路覆冰、舞 动、风偏、异物侵扰等电网气象灾害'关联耦合'风险预测模型,实现了基于位置、设备、灾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