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搜索文档
上海:奋力实现三季度经济目标任务
解放日报· 2025-08-20 09:19
经济目标与政策调度 - 上海1至7月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平稳向好态势 [1] - 强化宏观形势分析并动态完善政策工具箱以掌握稳增长主动权 [1] - 加强中观行业调度 紧盯重点领域稳住发展基本盘并推动各行业细化优化调度措施 [1] - 开展靶向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企业落户 [1] - 服务重点企业及链主企业问题诉求并满足出海企业在法律、金融、财税、咨询等方面需求 [1] 湿地空间规划建设 - 打造尊重生态规律的湿地空间 保留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2] - 推动城市、湿地、社区有机结合 打造全民可享的湿地公园 [2] - 在生态安全基础上发展可持续湿地经济 促进"最江南"与"潮生活"融合 [2]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 织密监测网络 完善立体监测布局并加快监测数智化转型 [2] - 推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监测业务深度融合 [2] - 强化污染溯源提升治理有效性 构建监测数据与管理、执法、应急无缝衔接的闭环 [2] - 解决噪声污染、餐饮油烟扰民等民生关键问题以提升环境获得感 [2]
奋力实现三季度经济目标任务 龚正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
解放日报· 2025-08-20 01:56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经济工作部署 - 上海1至7月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平稳向好态势 [1] - 要求全力完成三季度经济增长目标任务 [1] - 强化宏观形势分析并动态完善政策工具箱以掌握稳增长主动权 [1] - 加强中观行业调度 紧盯重点领域稳住发展基本盘 [1] - 推动各行业细化优化调度措施以巩固回升态势 [1] - 开展靶向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企业落户 [1] - 重点解决链主企业问题诉求服务企业扎根 [1] - 满足出海企业法律、金融、财税、咨询等需求 [1] 湿地空间规划建设 - 原则同意《上海市湿地空间规划建设试点行动方案》 [2] - 打造尊重生态规律的湿地空间 保留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 [2] - 实施分类保护利用 注重普惠共享打造全民可享湿地意境 [2] - 推动城市、湿地、社区有机融合 [2] - 在生态安全基础上打造可持续发展湿地经济 [2]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 原则同意《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 - 织密监测网络 完善立体监测布局提升监测能力 [2] - 加快监测数智化转型 推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大数据与监测业务融合 [2] - 深化数据应用赋能精准治污 强化污染溯源 [2] - 构建监测数据与管理、执法、应急无缝衔接的治理闭环 [2] - 重点解决噪声污染、餐饮油烟扰民等民生需求 [2]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四川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快讯· 2025-07-11 15:31
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调研四川省多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重点关注地表水监测数智化转型情况 [1] - 实地考察泸州市大磨子 宜宾市凉姜沟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 听取水特征污染物监测预警体系应用介绍 [1] - 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探索无人运维 智能采样 黑灯实验室 立体遥测为标志的新一代监测网络 [1] - 提出实现监测数据采集 传输 处理 分析及应用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供支撑 [1]
补短板、提能力、求实效,福建南安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03:05
南安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 - 公司通过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将党建融入业务和监测队伍建设全过程,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监测业务能力"双提升" [4] - 公司围绕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狠抓主责主业,补短板、提能力、求实效,着力提升监测支撑管理决策能力 [4] 水质监测网络建设 - 公司参与7座国省控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建设,全面掌握水质实时状况和变化规律,提高流域水环境预警预报准确率 [4] - 该举措有助于及时发现突发性污染事故或水质异常情况 [4] 大气监测系统构建 - 公司参与建成3座空气自动监测站、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大气主要污染物监测网络系统 [4] - 督促3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实现监测监控设施和数据联网,强化环境数据与生产状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信息的关联分析 [4] - 系统提升环境违法线索侦查识别、污染天气追因溯源和精准治污能力 [4] 硬件设施投入 - 公司争取到1500多万元资金,配套常规监测设备135台(套)、应急监测设备20台,包括气相色谱、离子色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 [5] - 监测能力覆盖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噪声与应急等领域,形成CMA监测能力4大类项目/参数72个、方法101个 [5] 人才与质量管理 - 公司负责人参与南安市政府与华南师范学院共建的低碳研究院管理,依托高校资源强化监测人员技术交流 [5] - 制定监测能力和质量提质增效方案,通过盲样考核、现场监督、理论考核等方式确保数据"真、准、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