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搜索文档
看华强北,一起感受“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01:11
"小个专"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赋能:精准服务率先享 为更好更精准服务华强北的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三年前,华强北街道成立全市首 个街道"小个专"党委,打造全市首个"小个专"党群服务中心。这里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创业首站 服务", 打造"金融赋能+人才强基+政策护航+服务陪伴"体系,提供找场地、找市场、找资金等"9+10"配 套服务,让人才发展"第一站"即进入快车道,突破起步瓶颈。 华强北博物馆 历史滋养:创新精神代代传 深圳华强北辖区有经营主体约11万家,创业密度全市第一。全球最新、最酷、最潮的科技产品在这里汇 聚;无人机、机器人等主题选品中心早已惊艳亮相;"智慧街区+国际客厅+文化环境"助力"买全球、卖 全球"。 9月12日,一起漫游党建赋能、文化滋养、灵感激发、市场对接、科技窗口、创意孵化六大主题站点, 看新质生产力如何在"红树林创新创业生态"中澎湃生长,打开华强北的创新密码,解锁孵化机遇。 华强电子世界二店 市场对接:从"一米柜台"到全球舞台 1998年,华强电子世界在深圳最繁华的华强北中心地段开门营业,这里走出过50多位亿万富翁和数不清 的千万富翁,从此远近闻名的"一米柜台"成为了华 ...
华强北45年进化之路:草根创新梦孕育新质生产力策源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08:03
核心观点 - 华强北从"中国电子第一街"加速向"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转型 通过业态重塑、新兴技术集聚和创新生态构建实现产业升级 [1][4][7] 历史发展 - 华强北产业传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米柜台"模式 透明玻璃柜台陈列电子零件成为草根创业者起点 [3] - 最火爆时期单个柜台转让申请表价格达5万元且一位难求 [3] - 2008年获中国电子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称号 标志市场规模与精神获得官方认可 [3] 转型动因 - 智能手机与电商浪潮冲击促使华强北主动蝶变 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4] - 完成上百栋楼宇改造 涌现沉浸式数码商超、线上直播、跨境电商等新模式 [4] 新兴业态 - 智能硬件、智能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AR/VR等新兴业态加速集聚形成新产业动能 [4] - 低空经济领域取得突破:全国首家无人机全产业链选品中心启用 "福田之翼"展示中心和低空服务站落地构建研发-选品-零售-服务完整生态 [5] 创新生态体系 - 形成"三圈联动"模式:一公里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生态圈(空间维度)、一星期全流程高速制造圈(时间维度)、一站式生产性服务业高效协同圈(要素维度) [5] - 依托11.5万商事主体和4000亿级年交易体量 结合成熟物流金融体系成为新质生产力产业化前沿支点 [5] - 构建"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具备开放包容协作韧性共生特性 支持大型企业和草根创客协同发展 [6] 产学研融合 - 推行"河套科研+华强北落地""华强北+国际科研组织""前街后校"模式 吸引高校实验室和院士团队入驻 [6] - 建立覆盖天使轮到并购投资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6] - 规划形成50家孵化器集群:包括10家未来产业孵化器、10家新兴产业孵化器、30家"党建+创客"孵化器 [6] 企业案例 - 腾讯、大疆等企业从华强北"草根创新"起步最终实现全球扩张 验证创新生态可行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