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十年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多边海洋合作
大众日报· 2025-09-05 00:59
海洋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 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秘书处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 通过全球海滨城市合作推动海洋生态保护 蓝色经济发展与海洋治理创新[2] -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地青岛 牵头发布《青岛宣言》 海滨之城行动倡议 海洋十年青岛倡议 海洋之神等涉海公共产品 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升[2] - 山东建设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 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等7个涉海国际组织进驻青岛 高水平举办海洋合作发展论坛 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3] 海洋产业与装备制造发展 - 青岛海西湾国家级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链协同 中船发动机生产船用发动机 青岛海西重工生产船用发动机曲轴实现快速就近配套[3] - 基地处于中日韩船舶制造业金三角中心地带 拥有水深湾阔地理条件 产业链完整 产业分布集中 紧邻青岛港前湾港区 航道资源优越 超过200条航线连通全球[3] - 北海造船作为山东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链主单位 现手持订单近60艘 国际客户订单量超85%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运营 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采用青岛芯发动机 大气海洋激光雷达远销欧美 韩日 东南亚[3] 港口与物流网络拓展 - 山东港口航线总数360余条 形成日韩 东南亚 中东 印巴 欧美五大优势航线组群 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 为沿黄省份提供高效便捷出海通道[4] - 山东港口日照港开通岚山—阿布扎比新航线 99辆国产校车首航运往阿布扎比阿里山[4] - 山东港口2024年新增国际友好港10个 国际友好港总数达到54个 围绕丝路电商助中小微外贸企业借船出海[4] 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于9月7日至9日在青岛举行 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名嘉宾参会 围绕海洋未来展开深度对话[4] - 山东通过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以更加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拓展海洋开放合作新空间[4]
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3 03:28
全球海洋治理与科技创新 -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特别会议在法国尼斯举办 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来自全球200余个海洋城市的市长及管理者参与讨论 [1] - 我国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海洋方案工具包"正式发布 该工具包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热量积聚 生态环境破坏及海洋极端灾害等问题 [1] - 工具包通过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方式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目标是实现海洋科学研究向公众和决策者的快速无缝知识转移 [2] 我国科研团队参与与国际合作 - 我国科研团队自"海洋十年"筹备伊始便深度参与 专家入选执行规划组和咨询委员会等核心决策层 [2] - 海洋一所牵头联合国内外专家申办了"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 并在科研实践领域牵头实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汇聚全球50余个国家的科技力量 [2] - 工具包的研发基于我国科研团队在湍流理论的原创突破和海洋观测技术的创新 为智能型海洋治理提供了关键科技基础 [3] 工具包的技术构成与应用领域 - 工具包由6大核心模块和24个子模块组成 覆盖海洋与气候预警 海洋航行安全 近海生态健康 海岸带综合管理 蓝色经济支撑和海洋素养等重要领域 [3] - 工具包整合海洋大数据 先进的数值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 为滨海城市的终极用户和决策者提供海洋灾害 生态健康 渔业资源 海洋教育等方面的可视化产品和服务 [3] - 工具包的推广应用将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展现我国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担当 [3] 未来发展方向 - 科研团队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开放合作为纽带 不断优化工具包并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与广泛应用 [3] - 工具包的发布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未来将进一步应对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系列挑战 [2][3]
东西问|艾莉森·克劳森:中西方“海洋十年”之路有何异同?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13:45
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海洋十年)实施进展 - 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导 设定不同优先事项以团结全球行动 [3][4] - 全球已有近60个计划开展 约2万人参与相关项目和计划 [4] - 10余个国家成立"海洋十年"委员会 数量持续增长 [4] 中西方实施路径比较 - 各国遵循相同原则但组织方式不同 中国成立高级别委员会提升倡议可见度 加拿大侧重海洋素养教育 [6] - 中国青岛成为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创始城市 通过连接科学家与城市推动地方决策科学化 [7] 中国参与贡献 - 中国牵头多个计划并建设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青岛) [10] - 在深海生态系统、海洋碳汇等领域创新 共享科学知识并推动公众教育 [10] - 通过区域合作加强国际伙伴关系 展示可行路径 [10] 海滨之城平台作用 - 平台核心功能为连接科学家、非政府组织与沿海城市 提供科学资源支持决策 [7] - 青岛作为创始城市发挥试点作用 为全球城市树立治理榜样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