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变现

搜索文档
“擦边互动”上头,实体有了自己的“荷尔蒙经济学”?
36氪· 2025-09-11 10:39
核心观点 - "擦边经济"通过软性暗示、颜值吸引和情感互动实现流量变现 正从线上向线下实体商业快速渗透 成为不可忽视的商业力量 [1][3][1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077.67亿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 [4] - 实体零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7月实体商业活力指数同比降3.2% 全年闭店量超30万家 空置率达17.8% [9] - 餐饮行业200多万家门店中70%月营收不足 85%处于亏损或保本状态 购物中心场均日客流仅0.92万人次 [9] 商业模式特征 - 采用颜值吸引和亲密互动策略 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代偿和低门槛情绪释放 [4][5] - 线下单客消费可达线上五倍以上 更易培养固定客群 [11] - 游乐园NPC通过人设营造提供被关注、被陪伴的恋爱幻觉 构建情感粘性 [8] 典型案例表现 - 深圳欢乐谷引进帅哥NPC后周末入园人数突破4万 [10] - 海底捞改造"夜店"模式并聘请男模DJ 夜间翻台率突破10轮 [10] 消费群体特征 - Z世代消费者认为"可以没有内容但不能没有颜值" 倾向为好看的人、内容和体验付费 [8] - 年轻消费者将情绪价值置于首位 愿意为互动体验支付溢价 [8] 发展趋势 - 线上流量红利枯竭及监管加强促使擦边资本转向线下寻找新蓝海 [10] - 线下业态通过高密度时间地点布局实现精准卡位 [10] - 娱乐化正成为年轻人消费主旋律 但需警惕消费行为异化风险 [12][14]
谷歌前 CEO 施密特呼吁人们“关掉手机”:在通知轰炸之下保持专注几乎不可能
新浪财经· 2025-07-21 21:33
科技行业对人类注意力的影响 -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指出,科技行业长期致力于通过广告、娱乐和订阅等方式变现用户所有清醒时间,这与人类传统深思熟虑的方式相冲突 [4] - 施密特认为手机通知严重干扰专注力,建议关闭手机以保持高效思考,并提到年轻研究人员普遍采用这一策略 [1][4] - 研究显示技术导致注意力持续时间显著下降:二十年前平均专注时长为2.5分钟,当前缩短至47秒 [4] 数字放松方式的争议 - 施密特批评数字放松应用的矛盾性,强调传统方式(如关闭手机)才是有效的放松方法,其历史可追溯至7万年前 [4] - 冥想应用Calm反驳称"并非所有屏幕时间价值相同",Headspace指出强制关闭手机不现实,主张数字健康应聚焦有目标的使用 [4][5] 操作系统设计与社会责任 - 施密特承认安卓等操作系统推送通知功能的设计责任,暗示科技产品可能加剧注意力碎片化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