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沉浸式文化体验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记者感受唐风唐韵
新华社· 2025-09-24 11:30
位于陕西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是以热门剧集为蓝本打造的沉浸式主题街区,还原了盛唐长安城的市井风貌。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从市井摊位到非遗技艺展演,这里以细节复刻"盛唐长安的一天",让游客在行走间沉浸式感受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 02:21 记者:陈晨 曹彦语 秦黛新 孙正好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国图文创馆开业,打造甲骨文门厅沉浸式场景
新京报· 2025-09-19 08:39
"字里人间 红楼山海——古籍文字生活方式展"于同日启幕,展览依托国家图书馆珍贵馆藏——《脂砚 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及宋刻本《山海经》,以"红楼梦名场面"和"山海经养生局"为双主线,通过 场景化、沉浸式策展,实现古籍文本与现代美学的创新对话,展览持续至10月18日,公众可免费参观。 甲骨文门厅的设计,以"光影赋形"的巧思让古老文字焕发新生——墙面融入多处镂空甲骨文字符装饰, 当灯光穿透镂空缝隙,原本静态的甲骨文字符瞬间"苏醒",或温润柔和,或明亮通透,字符的线条在光 影交织中清晰浮现,仿佛将三千年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纹路,以发光的形态复刻在空间里。 不止于此,《永乐大典》的恢宏、《食物本草》的鲜活、《红楼梦》的雅致,也被巧妙融入场馆设计, 化作多处值得细品与打卡的沉浸式场景。 2026"国图日历"新品首发 开业仪式现场同步举行 2026 年"国图日历"新品首发活动,《典籍里的日签》《会说话的甲骨文》两款 日历以创新形式活化古籍文字,引发关注。 9月19日,国图文创馆(魏公·芳华里店)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近1300平方米的场地面积,集图书借 阅、图书销售、文创展销、艺术展览、研学培训、非遗手作、咖啡轻食、文化沙 ...
数字“牵手”文化点亮暑期“文博游” “触摸”历史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央视网· 2025-08-15 06:53
中国丝绸博物馆暑期展览 - 推出"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展览,汇聚213件(套)文物,其中一级文物66件(套)[3] - 展览通过西域形制折肩壶等展品展现10至12世纪草原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融合与碰撞[7] - 暑期参观人数已近8万人次[7] 博物馆教育及体验活动 - 安排讲解员全程解读文物故事,并面向青少年设计手工体验活动[9] - 馆长表示展览旨在帮助观众理解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精神[6] 良渚古城遗址科技应用 - 开放全球首个以良渚古城为蓝本的VR大空间,提供穿越五千年前的沉浸式体验[14] - 运用高精度空间定位、动作捕捉、实时渲染等技术构建含上亿多边形的高保真数字模型[19] - 结合无人车体验、AR体验实现文化、旅游与科技三者融合[18]
闽南“剧本游”游进博物馆 暑期已有超10万人次来这里打卡
央视网· 2025-08-12 08:27
博物馆创新展览模式 - 厦门市博物馆推出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 打破传统参观模式 将民俗陈列馆转变为动态剧场 [1] - 项目通过四幕沉浸式场景串联茶俗、婚嫁、侨批、节庆等文化记忆 观众可参与20余处互动并推动剧情 [3] - 周末增设非遗戏曲演出 包含经典折子戏、戏服体验及演员合影环节 打造室内外双重沉浸式文化体验 [5] 参观数据与客流表现 - 7月至今厦门市博物馆参观人数累计突破10万人次 [6] 特展内容与文化吸引力 - 华侨博物院推出"华侨华人展"及"陈嘉庚珍藏文物展"特展 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寻根的重要站点 [8] - 展品生动展现祖辈奋斗历程 吸引泰国第三代华裔游客通过实物了解家族历史 [10] - 陈嘉庚精神相关原物展品受到家庭游客青睐 兼具教育意义与参观趣味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