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能过剩与价格内卷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将有三分天下,需闯两道难关
36氪· 2025-07-22 02:40
全球市场份额与增长预测 - 中国汽车品牌全球份额2024年达到20-21% 首次超过美系品牌 仅次于日系车的24-25% [6] - 2030年中国汽车品牌全球份额预计达30% 将超越日系品牌成为全球第一 [3][6] - 当前中国品牌全球销量约2000万辆 含国内销量(扣除40%合资品牌)和出口量(500-600万辆) [4] 出口表现与区域扩张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 [8] - 2025年前五个月汽车出口额达373亿美元 较2022年增长近两倍 [11] - 主要出口区域为东南亚/中东/拉美/欧洲 墨西哥进口额24亿美元 俄罗斯22亿美元 阿联酋出口额增长551% [8][11] - 出口汽车以高性价比电动车为主 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市场格局并引发价格战 [8] 产能利用率现状 - 2024年仅15%车企产能利用率超70%的盈利门槛 [12][14]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优异: 特斯拉96% 比亚迪80-85% 赛力斯/小米较高但低于特斯拉 [14] - 前五大出口商平均产能利用率57%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8] - 尾部车企如合众汽车产能利用率垫底 [14] 价格竞争与市场分化 - 乘用车均价从2019年15.1万元升至2023年18.3万元峰值(涨20%) 2024年回落至17.7万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7.1万元 [15] - 2025年价格呈缓慢回升趋势: 1月17.0万元→3月17.3万元→6月17.4万元 [16] - 行业深度整合中 约120个品牌争夺37%市场份额 比亚迪独占电动汽车市场27%份额 [21] - 垂直整合企业(如比亚迪)具备更强价格竞争力 新势力面临淘汰 [20][21] 行业挑战与发展趋势 - 产能过剩与价格内卷成为主要发展障碍 [3][12] - 海外扩张受地缘政治和渠道建设成本制约 实力较强企业更具出口优势 [18] - 行业整合将持续 预计最终存活企业数量有限 地方政府支持延缓淘汰进程 [21][22] - 新兴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份额增长主要动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