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书写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核答卷
国家能源局· 2025-09-10 13:33
核心观点 - 中核集团在"十四五"期间构建了以核能为主、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电力总装机突破1.2亿千瓦,核电核准机组占比达41.67%,商运发电量累计10550亿千瓦时,年均增速7% [2][3] - 公司核电运行安全绩效全球领先,WANO满分机组比例连续三年世界第一,并实现核能供暖、供汽、制氢等多元化应用 [2][4][8] - 通过"华龙一号"等自主技术品牌出口7台机组,并参与国际核聚变项目,科技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4][5] 能源产业体系 - 电力在运在建总装机突破1.2亿千瓦,形成核能龙头、风光水热储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 [3] - 核电规模稳步增长:全国核准46台机组中公司占18台(41.67%),福清5-6号"华龙一号"投运,田湾7-8号及徐大堡3-4号开工 [3] - 2021-2025年7月累计商运发电量10550亿千瓦时,年均增速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 [3] - 新能源可控装机超1亿千瓦,在运装机超5400万千瓦,建成玉门光热示范项目及江苏田湾2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 [4] - 核能综合利用初具规模:浙江海盐核能供暖惠及4万户,田湾核电年供工业蒸汽480万吨,台州及江苏项目持续推进 [4] 科技创新能力 - 牵头组建快堆及核聚变创新联合体,自主掌握"华龙一号""玲龙一号"、高温气冷堆等第四代核电技术 [4] - 海外出口7台机组,"华龙一号"巴基斯坦K-2/K-3机组投运,以69个月工期创海外三代核电建设纪录 [5] - 参与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核心设备安装,实现全产业链出口 [5] -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智慧工地系统成型,AI运维二期推进,核智AI门户接入DeepSeek大模型 [6] - 新能源领域建成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水电机组智能化运维等项目 [6] 能源与社会责任 - 26台在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8470亿千瓦时,非核能源发电2080亿千瓦时 [6] - 单台"华龙一号"年发电近100亿度,满足100万人口年用电需求,等效植树造林7000万棵 [6] - 新疆阿尔塔什水电站将灌溉保证率从50%提升至75%,惠及600万人口 [7] - 宁夏同心县清洁能源产业链带动就业与税收增长,浙江三核村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1800万千瓦时,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年 [7] 安全与运营 - WANO满分机组数量最高达22台(共25台),核电运行指标全球领先 [8] - 秦山核电成为国内首个实施延寿20年的机组,所有核设施安全风险受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