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电

搜索文档
国网北京电力推出“扫码共享用电”服务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9:29
集市摊位用上"共享电" 京郊烟火气更浓了,国网北京电力推出"扫码共享用电"服务,无需报装,即扫即用,据实结算,即时清付。 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平谷)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靠山集大集宣传"扫码共享用电"服务。张强/摄 9月23日,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市平谷区靠山集大集人头攒动,收银到账的提示音不绝于耳。商户张大哥拿出手机,扫了扫 身边一个白色小箱子上的二维码,摊位旁的电冰箱随即启动。"以前拉线用电不方便,有时候还要自备燃气设备,现在扫码就能用电,冰箱 保鲜不愁,做买卖都透着股利索劲儿。"张大哥笑着说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样便捷的场景,源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推出的"扫码共享用电"服务。今年年初以来,国网北京电力 以"为民服务京小电"优质服务提升举措为载体,积极响应北京市"百千工程"示范村建设,针对地摊经济、乡村旅游等短时用电需求,创新 推出"扫码共享用电"服务。目前,该服务已覆盖昌平、房山、平谷、怀柔等区的乡村集市和景区营地,共安装65套低压"扫码共享用电"设 备。 过去,一些乡村集市因场地临时、缺乏固定电源,商户用电大多靠拉线或自备发电机。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农电处专责李干介绍:"我 们因地制宜安装 ...
安克创新经营现金流暴跌234%!正筹划赴港上市
深圳商报· 2025-08-30 16: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8.67亿元 同比增长33.36% [1][2] - 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 同比增长33.80% [1][2] - 扣非净利润9.61亿元 同比增长25.55% [1][2] - 基本每股收益2.1958元/股 同比增长33.04%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9% 同比提升2.15个百分点 [2] - 拟每10股派7.0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75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充电储能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8.16亿元 同比增长37.00% [3] - 充电储能类产品占总营收比例达52.97% [3] - 数码充电产品和消费级储能产品均贡献重要增长 [3] - 公司聚焦智能用电、智能家居自动化、智能影音三大产业方向 [2]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2亿元 同比暴跌234.58% [2][4] - 现金流转负主要因提前备货支付的现金及职工现金支付增加 [4] - 总资产186.72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12.46% [2]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0.04%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37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2.00% [2] 历史业绩增长轨迹 - 2020-2024年营收从93.53亿元增长至247.10亿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5]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1.14%至247.10亿元 [5] - 2020-2024年净利润从8.56亿元增长至21.14亿元 [5]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93%至21.14亿元 [5] 产品安全与召回事件 - 报告期内主动启动全球充电宝产品安全召回程序 [3] - 召回原因为特定批次充电宝电芯在长期使用中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3] - 2024年6月在中国和美国分别召回71.29万和115.8万台充电宝产品 [3] - 公司提供防爆包装袋上门取件和盐水浸泡无害化处理两种召回解决方案 [4] 资本运作计划 - 正在筹划赴港股权融资以扩大全球化战略布局 [4] - 计划通过香港资本市场融资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4] - 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4]
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开展“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能源网· 2025-05-21 14:25
活动概述 - 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联合漳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5月20日世界计量日开展主题为"计量顺时代之需 应民生之盼"的宣传活动 [1] - 活动旨在普及电力计量知识,增强公众对电能计量公平性、公正性、准确性的认知,营造和谐稳定的用电环境 [1] 活动内容 - 设置专项咨询服务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互动问答形式向市民讲解电能计量原理及智能电表应用技术 [3] - 针对网上国网APP预存电费操作、日用电量实时查询、峰谷电价设置规则、个别优惠电价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 [3] - 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现场解答问题50余条 [3] 活动效果 - 市民通过活动掌握了智能用电技巧,优化家庭用电方案,降低用电成本 [3] - 活动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电力计量工作的信任度 [3] - 市民反馈此类接地气的科普活动特别实用,希望常态化开展 [3] 公司表态 - 公司表示电能计量是保障电力交易公平的基石和服务民生的重要窗口 [3] - 公司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守护用户用电权益 [3] - 未来将深化政企协作,扩大计量知识普及覆盖面,强化智能计量装置运维,优化用电业务办理流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