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米特理论

搜索文档
子弹终结辩论,maga旗手陨落
虎嗅· 2025-09-12 05:30
事件概述 - 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于2025年9月10日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终年31岁 [1] - 枪击事件发生在由"美国转折点"(TPUSA)分会主办的"美国卷土重来之旅"活动期间,现场参与人数达3,000人 [1] - 枪手从约180米外的洛西中心大楼远程射击,随后被警方控制,联邦调查局(FBI)初步判断为单人作案 [2] 政治影响分析 - 事件被犹他州州长定性为"政治暗杀",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至9月14日 [2] - 两党领袖公开谴责政治暴力,但框架存在差异:民主党强调反对普遍政治暴力,共和党则侧重将柯克塑造为爱国者形象 [9][11] - 社交媒体反应呈现极端两极分化,保守派集体哀悼,而部分左翼群体对事件进行调侃或讽刺 [12][14] 人物背景与组织活动 - 查理·柯克于18岁时共同创立"美国转折点"(TPUSA),旨在高校推广保守主义观点并对抗自由派校园团体 [4] - 通过广播节目《查理·柯克秀》和社交媒体积累数百万追随者,组织发布"教授观察名单"和"校董会观察名单" [5] - 其政治行动主义风格以高度对抗性、文化战争导向和社交媒体化为特征,聚焦自由市场经济和基督教民族主义议题 [5][6] 社会与媒体环境 - 社交媒体算法通过"回音室"和"过滤气泡"效应加剧政治极化,将复杂政治人物简化为可攻击的符号 [19] - 政治非人化现象在地缘冲突中常态化(如加沙、乌克兰冲突),且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对暴力的制约力持续衰退 [17][18][25] - 暴力禁忌逐渐仪式化,实际政治环境中对抗性言论与物理暴力的界限日益模糊 [15][24] 理论框架与趋势判断 - 事件标志政治极化进入新阶段,施米特的"敌友区分"理论成为分析政治暴力回流的核心框架 [20][26] - 全球化使政治极化跨国传播,枪支泛滥等国情差异可能导致暴力表现形式分化 [22][23] - 二战后建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濒临瓦解,主权国家暴力垄断权面临挑战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