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府性融资担保
icon
搜索文档
以“担”为桥 多维发力提振消费
金融时报· 2025-08-20 01:35
核心观点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通过信贷支持、场景化服务和稳就业措施 成为激活消费潜力和提振消费市场的关键纽带 [1][3][5] 政策支持与指导 - 2024年6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提出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并鼓励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措施支持消费领域贷款投放 [1] - 2024年5月八部门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支持 [3] - 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并要求支持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 [5] 文旅领域实践案例 - 丽水市融资担保公司为天师楼岑庄民宿提供150万元信用担保贷款 并给予担保费减半和利率优惠 [2] - 累计为102个文旅项目提供1.3亿元担保支持 [2] 消费场景化金融服务 - 深圳担保集团子公司联合银行推出深圳首个"国补"场景批量担保产品 通过"政策补贴+金融赋能+企业让利"叠加效应提升政策效能 [3] - 已为9家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商户提供近1300万元融资支持 覆盖零售、餐饮、数字文旅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3] - 烟台融资担保集团推出"提振消费贷"专项产品 面向享受政府消费补贴的商户解决流动资产不足问题 [4] 就业支撑效应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每提供1亿元担保贷款可稳定就业约900人 累计服务就业超4700万人次 [6] - 北京再担保公司2024年承保规模569亿元 其中新增再担保业务402亿元 为13209家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并覆盖就业超17万人 [6] 行业定位与作用 - 融资担保机构凭借支小支农特性 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的关键力量 [4] - 政府性融资担保客户主体为小微企业 而小微企业是拉动就业的主力军 [6]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增量提质
新华网· 2025-08-12 05:58
行业体系与规模 - 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市(县)直保机构三层组织体系 实现全国市级机构全覆盖和县级业务全覆盖 [1] - 2024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业务规模达1.41万亿元 累计合作规模超5.5万亿元 [1] - 服务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降至5%以下 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内 [1] 政策规范与要求 - 要求支小支农担保占比不低于80% 其中单户500万元以下业务占比超50% [2] - 严禁为政府债券、融资平台增信等行为 推动机构聚焦普惠领域主责主业 [2] - 明确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 [2] 支持措施与机制创新 - 构建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担保费补贴等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 [3] - 完善风险拨备、代偿资产处置、银担合作等政策 增强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3] - 建立尽职免责机制 弱化盈利考核 激发一线工作人员积极性 [3] 业务功能与社会效益 - 发挥增信、分险、中介功能 弥补市场失灵 提升小微企业信用水平 [1] - 每担保贷款1亿元可服务企业稳定就业约900人 关系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 [4] - 为小微企业提供"再就业"机会 案例显示年人均增收超万元 [1] 发展挑战与解决方案 - 面临定位模糊、银担合作门槛高、可持续经营困难等问题 [2] - 需建立分层次风险分担机制 如政府、银行、担保机构按比例分担风险 [4] - 加快构建跨部门数据协同机制 推动数据标准化 优化增信服务 [4] 创新服务模式 - 探索"担保+供应链金融"模式 适应实体经济新技术、新业态融资需求 [4] - 对科技型企业实行"投担联动" 将未来收益权纳入反担保范围 [4] - 依托全国性业务管理平台对接征信系统 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3]
政府性融资担保精准发力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政府政策导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及民营小微企业支持 并着力抓好三农工作与乡村振兴[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 明确普惠金融需完善多层次体系并优化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乡村振兴领域服务供给[1] - 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 为机构规范运作提供指引以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与三农主体[1] 行业功能与挑战 - 政府性融资担保是缓解小微企业及三农融资难题的关键工具 但因规模小、抗风险弱及缺乏抵押物等因素制约发展[1] - 行业存在考核不集中、代偿率较低、持续经营能力较差等问题 小微企业担保可得性与覆盖面仍需提升[3] - 需加强考核引导并提高风险代偿容忍度 以发挥担保杠杆作用并提升银行合作意愿[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担保机构针对小微企业与三农特点开发多样化担保产品 例如浙江省推广"科创保""专精特新保""人才保"等特色产品[4] - 机构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简化审批流程 例如北京某再担保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提供500万元融资担保[3] - 探索差异化反担保措施与专项担保产品 针对区域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以精准支持地方小微企业[4] 区域机构实践 - 浙江省担保集团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提高科创担保业务规模占比以培育新质生产力[4] - 潍坊市再担保集团围绕新质生产力、外贸进出口、乡村振兴及绿色转型领域创新产品并强化平台建设[5] -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持续完善功能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及支持三农发展方面注入经济动力[6]
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自身财力,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或者出台其他优惠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支持措施。
快讯· 2025-05-07 04:36
政策支持措施 - 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自身财力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1] - 出台其他优惠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支持 [1] - 支持措施包括贴息和政府性融资担保 [1]
助力支小支农 政府性融资担保“大显身手”
新华网· 2025-04-14 09:51
政府性融资担保产品案例 - 辽担集群速易贷产品通过标准化场景化银担业务模式解决无土地厂房抵押企业融资难题 提供500万元贷款案例[1] - 该产品已覆盖16个特色县域产业集群 累计投放担保贷款4.3亿元 带动就业3800人[1] - 融资担保机制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 建立银企融资桥梁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1]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特征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坚持准公共定位 具有增信分险降费三大功能[2]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累计合作业务规模5.81万亿元 惠及经营主体超500万户次[2] - 支小支农业务占比达98.96% 平均担保费率0.72% 综合融资成本4.65%[2] 政策支持与体系建设 - 三层组织架构包括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省级再担保机构和辖内融资担保机构[2] - 每担保1亿元贷款可支持900个就业岗位 累计服务就业5100万人次[3] - 六部门联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明确资本金补充 风险补偿 担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机制[3] 监管导向与发展方向 - 新管理办法从经营要求 政策支持 绩效考核等多维度强化支小支农激励约束机制[4] - 要求机构聚焦主责主业 支持就业创业 积极让利实体经济[3] -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 提升政策性融资担保保障质量和覆盖范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