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风险

搜索文档
「关不掉」的免密支付,肥了平台的钱包?
凤凰网财经· 2025-08-21 13:04
免密支付功能风险 - 免密支付功能因盗刷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多名用户遭遇未经授权的扣款 累计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1] - 免密支付旨在减少用户操作步骤 但隐藏多重风险 包括钱财损失和被不法分子利用[1][2] 用户受害情况 - 用户常在不知情情况下开通免密支付 面临乱收费问题 场景集中在电商平台 会员开通及二手交易平台[7] - 免密支付围猎对象包括儿童和老人 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在电商 游戏和直播平台使用 老人被平台推荐误触开通导致账户被盗[7]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免密支付的投诉达6.4万条 用户质疑平台霸王条款 开通后难取消且未充分告知[7] 行业规模与官方警示 - 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亿人 免密支付渗透率稳定 潜在受害者人数难以估量[11] - 公安部刑侦局2023年建议关闭微信 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谨慎使用免密支付避免资金损失[11] 平台推广与操作问题 - 平台大力推荐免密支付和自动扣款功能 覆盖支付宝 微信 美团 京东 滴滴 抖音 携程等全方位消费类别[13] - 开通免密支付通常一键开启 支付过程中弹窗询问 用户易在不经意间被开通 解绑需多步骤 微信需六步操作[13][15] - 关闭免密支付逻辑类似但平台界面和选项名称细微变化 增加解绑难度 个别平台取消时需关闭理由遭反复挽留[15][16] 默认开通与商业动机 - 苹果强制用户在应用商店使用免密支付 账户被盗可绕过身份验证直接盗刷[17] - 免密支付加速消费者误判 客单价提高18%但退货率增长40% 反映冲动决策导致额外购买[18] - 自动扣款帮助商家留住回头客 稳定获利 头部平台因默认开通免密功能年增收超百亿元[18][19] 监管与追责挑战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2024年7月1日施行 要求经营者显著提示消费者注意自动展期和续费[20] -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2021年要求自动续费显著提示 不得默认勾选 需消费者自主选择[20] - 平台阳奉阴违 盗刷发生后追责难 平台以用户授权抗辩 用户需复杂举证和高成本证明平台义务未履行[21] - 盗刷案例暴露风控缺失 支付机构和银行放松审核 导致不法分子行为无人拦截 需多方加强风控守护消费者钱包[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