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产业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永新光学曹志欣:以“超前半步”穿越周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18:4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之一、副董事长曹志欣从基层市场部员工起步,深入产线并承担基础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3] - 公司从传统光学显微镜制造商成功转型为科技型高端科学仪器公司,并通过溢倡(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构建"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新模式 [3] - 1997年成立初期主要经营传统显微镜产品,利润率较低,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拓展新业务领域 [4] - 1998年与美国Symbol合作进入条码扫描光学零部件生产领域,迈入精密光学元器件赛道 [4] - 2008年完成收购江南光学仪器厂(后更名为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获得深厚光学技术积累,该企业拥有82年历史并曾生产中国第一台生物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 [4] 光学技术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光学镜头被定义为AI的"眼睛",公司从光学元件供应商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卡位机器视觉这一人工智能核心赛道 [5] - 聚焦发展领域包括机器视觉与医疗光学,重点填补国内医疗光学镜头空白(如内窥镜光学零部件)并推进光学显微镜高端国产化替代 [5] - 江南光学仪器厂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其技术积累成为公司发展重要里程碑 [4] 产业投资战略模式 - 2025年上半年溢倡正式成立投资部并组建专业团队,加速"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战略 [6] - 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具身智能等熟悉赛道发挥产业主导作用,由内部团队作为GP牵头组建产业并购基金,实施"投资+产业赋能"模式 [6] - 在需要生态伙伴支持的领域采用协同模式,以母基金投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与风险共担 [6] - 推行"3+1"战略体系:行业龙头链主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新能源与算力类固收基金,以及香港产业资本平台 [6] - 坚持不盲目跟风的差异化路线,定位为"超级联系人",将实业积淀转化为科技创新资本动能 [6] 新能源产业与外资引入 - 30亿元光伏电站开发体量中15亿元用于组件采购,形成带动创新、孵化技术与引入外资的绿色通道 [8] - 当前光伏组件成本持续走低,部分地区光伏电站回本周期压缩至8年左右,年化收益周期可跑赢部分传统股权项目 [8] - 新能源资产具有标准化高、规模大、期限长特点,匹配主权基金和保险等长期资本的风控需求 [8] - 在四川推进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实现盈利,"绿色资产+稳定收益"模式正快速吸引海外资本 [8] - 通过跨境绿色资产证券化设计,将优质电站资产打包发行RWA产品,帮助地方政府优化资产结构并引入长期外资 [8] - 新能源项目作为与外资建立信任的起点,已与多家海外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建立合作意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