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心脑血管疾病
icon
搜索文档
警惕“秋老虎”!昼夜温差大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防范
央视网· 2025-08-27 09:52
秋老虎现象特征 - 南方多地出现高温天气 局地最高气温达40℃ [1] - 秋老虎是夏季向秋季过渡时期气温下降后突然回升 持续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 [3] - 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 通常要到9月中旬后气温才会明显降低 [3] 气象成因分析 - 副热带高压在秋季南退过程中阶段性北抬 阻隔北方冷空气南下导致晴朗少云和强烈日照 [5] - 副高异常控制是秋老虎形成的主要原因 使气温维持在35摄氏度以上 [5] 健康影响与防护 - 昼夜温差变化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老年人群影响尤其明显 [7] - 建议每日补充1500-2000毫升水分 少量多次饮水 [7] - 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需规律服药并及时监测血压血糖 [7]
一个让你怎么都瘦不下来的原因 很多人都不知道
央视新闻· 2025-08-09 22:14
胰岛素抵抗定义与机制 - 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激素,负责调节血糖水平,将血糖调度至脂肪细胞、肝脏细胞和肌肉组织供能 [1] - 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反应性下降的状态,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效率降低 [1] - 临床评估方法包括空腹胰岛素水平检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测定及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 [1]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关联性 - 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属腹型肥胖 [2][4] - 约80%胰岛素抵抗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中心型肥胖(内脏脂肪多)通过激素和细胞因子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6] - 高胰岛素水平促进脂肪合成(尤其腹部脂肪)并抑制分解,形成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恶性循环 [13] 胰岛素抵抗诱因 - 遗传基因是首要因素,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5] - 年龄增长显著增加风险,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出现但风险随年龄上升 [5] - 环境与生活习惯影响包括:久坐缺乏运动(降低肌肉葡萄糖利用率)、高能量饮食(精制碳水/油炸食品)、吸烟饮酒及药物(如类固醇/他汀类) [8][9][11] 健康危害 - 胰岛素抵抗增加胰腺负担,长期可导致糖尿病发生 [12] - 通过影响交感神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提升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15] - 引发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在肝脏积聚形成脂肪肝 [16] 改善措施 - 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碳水(如白米饭)和脂肪(中国居民日均烹调油摄入43.2克,超健康标准1/3),增加粗粮全谷物及优质蛋白(鸡蛋/鱼肉/豆制品) [17] - 运动干预: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配合2-3次力量训练(深蹲/举哑铃),提升肌肉量和血糖利用率 [19] - 医疗干预:糖尿病前期需结合医生指导用药与生活方式调整 [20]
夏日炎炎访民生丨高温高湿,警惕隐性中暑
河南日报· 2025-07-16 23:36
高温健康影响 - 中暑成为医院急诊科高频词 快递员 外卖员 环卫工是主要求助群体 [1] - 室内隐性中暑需警惕 湿度超90%且室温29℃以上即可引发中暑 居家老人因省电习惯和热觉退化成为高发人群 [3][4]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激增 7月以来某院接诊量增加约三分之一 高温导致血液黏稠和血压波动是主因 [5][6] 高温运动风险 - 气温超35℃且湿度大时剧烈运动易引发热射病 建议选择室内场地并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 [10] - 户外运动需提前2小时饮用500ml电解质饮料 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ml运动饮料 [10] - 出现头晕 恶心 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活动 晨跑时高湿度仍存中暑风险 [10] 防护措施建议 - 老年人需用温度计监测室温 超过30℃应采取降温通风措施 [4] - 需保持补水 情绪平稳 避免环境温差超过10℃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7][8][9] - 运动人群应降低强度并携带防暑药品 特殊人群更需谨慎 [10]
一个让你怎么都瘦不下来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
央视新闻· 2025-05-25 01:26
胰岛素抵抗定义 - 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反应性下降的状态,导致需要更多胰岛素完成血糖调节工作[5] - 胰岛素作为"血糖管理员",正常情况下指挥血糖进入脂肪细胞、肝脏细胞和肌肉组织以维持稳定水平[3] - 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胰腺功能衰退,可能发展为糖尿病[5] 形成原因 - 遗传基因是首要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更易出现[6] - 年龄超过35岁后肌肉量减少、代谢功能障碍会显著增加风险[6] - 中心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患者中80%伴随胰岛素抵抗[8][18] - 久坐和缺乏运动使肌肉葡萄糖利用率下降,体重增加进一步加重抵抗[10] - 高精制碳水、高脂肪饮食及烟酒摄入均会提升风险[11][26] 健康危害 - 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高胰岛素水平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分解[21] - 糖尿病主要诱因:胰腺持续超负荷分泌导致功能衰竭[20] - 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活动加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22] - 导致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促使肝脏脂肪过量积聚[23] 改善措施 - 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碳水(如白米饭)和烹调油(当前国人日均摄入43.2克超标33%),增加全谷物和优质蛋白[25] - 运动干预: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力量训练,每增加1kg肌肉日耗能提升110大卡[26] - 医疗干预:糖尿病前期需结合药物与生活方式管理[28] 诊断指标 - 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腰围超标是重要警示信号[17][18][19] - 临床通过空腹胰岛素检测、葡萄糖钳测定等方法评估[16]
30多岁突发中风,「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了?
36氪· 2025-03-27 14: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青年群体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中成药市场潜力巨大,雷允上苏合香丸表现亮眼,年轻人健康警觉性提升催化大健康市场发展 [7][11][19] 分组1:中青年心脑血管疾病现状 - 中青年患心脑血管疾病案例增多,因缺乏常识易延误抢救时机 [4] - 2023年《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20至39岁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44.3%,20至29岁占比15.3%,且64.4%未接受医学治疗 [7] -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趋势存在,首次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 [7] 分组2: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情况 - 2024年心脑血管品类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中成药增长态势强劲 [11] - 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额超960亿元,自2019年至今超20款心脑血管中药新药获批临床 [12] - 雷允上苏合香丸连续多年市占领先,2024年城市药店端销售额逆势增长,同比增幅236% [12] 分组3:雷允上苏合香丸优势 - 苏合香丸丹方最早记载于唐玄宗《广济方》,现代药理学表明苏合香有多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14] - 雷允上集团创“恒香工艺”升级特殊芳香保存技艺,开展临床研究提升公信力,整合资源进行健康教育 [16] 分组4:年轻人健康意识与大健康市场 - 中青年群体对心脑血管慢性疾病警觉,家庭备药观念深入人心,家庭平均备药5.6种,渗透率89% [19] - 年轻人因养老压力和身边案例,督促父母备药体检,健康焦虑与医疗需求催化大健康市场 [20][22] - 2019至2023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从82326亿元跃升至109985亿元,预计2028年达182200亿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