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

搜索文档
心脏突然不跳了怎么办?中疾控支招
人民网· 2025-09-16 07:52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心脏停跳后,每耽误1分钟,存 活率就可能暴跌10%。与其干等救护车,不如立刻动手——你的按压,可能就是患者活下来的唯一希 望。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一是确保安全。快速评估现场环境,确定无触电、火灾、坠物、交通等安全风险。 二是识别症状。轻拍患者双肩,在耳边大声呼叫患者,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若无反应、无呼吸 (或仅为濒死样喘息),则可初步判断患者发生心脏骤停。 三是立即呼救。一旦怀疑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高声呼救和拨打120电话,并按照调度员指令 实施救助。 四是胸外按压。让患者平躺在硬质平面上,跪在患者一侧,一手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 半部),双手十指相扣;手臂伸直,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成人);让胸廓完全回 弹,但手掌不离开胸壁,按压速度不少于100次/分钟。 误区一:"我不是医生,法律不允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八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 不承担民事责任。 误区二:"我会一点儿但做不好" 任何心肺复苏尝试都比什么都不做对患者有益,包括不完美的心肺复苏。 误区三:"按坏了怎么办" ...
“走到哪里,就把‘急救地摊’支到哪里”(暖心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27 22:19
急救知识普及活动 - 护士范潞霞在山西长治市八一广场设立"急救地摊" 免费教授AED使用 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 已持续开展14年[1] - 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差异化教学 例如指导老年人应对儿童气管异物梗阻 并强调成人心肺复苏需达到5-6厘米按压深度才有效[1] - 通过手把手示范确保教学效果 单次教学活动持续至晚上10点 现场市民参与积极性较高[1][2] 公益科普发展历程 - 2011年起利用休息时间开展街头急救培训 初期遭遇信任危机 单晚仅4-5人愿意学习 通过坚持逐步获得认可[2] - 自费购置AED培训设备并持续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临床经验增强教学针对性[4] - 已形成品牌效应 获企业 学校和社区邀请开展讲座 但坚持完全公益性质 拒绝任何报酬及路费补贴[4] 社会影响与扩展计划 - 教学成果获实际验证 有居民反馈运用所学急救法成功抢救气管异物阻塞儿童[4] - 带动同事加入公益科普队伍 形成团队化运作模式[4] - 计划退休后在全国旅行期间继续推广急救知识 实现"走到哪里教到哪里"的长期目标[4]
“冷静小孩姐”为何敢出手(有事说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1:12
急救教育推广成效 - 小学生胡紫涵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助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 体现校园急救教育实际应用价值 [1][2] - 教育部将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 各地红十字会组织开展公益性公众培训 推动急救教育进校园及社区 [2] -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中医医院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 向师生传授心肺复苏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救护技能 [4] 公众急救技能现状 - 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率仍较低 面对突发状况时存在因知识匮乏或担心承担责任而犹豫的问题 [3] -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达55万人 其中87%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 黄金抢救时间仅4分钟 现场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至关重要 [3] 急救体系建设方向 - 需将急救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置 建立健全"好人法"保障施救者权益 [3] - 急救知识普及培养对他人生命的共情与责任 构建"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联结 形成生命共同体价值认同 [5]
生活观察丨关爱心血管!守护生命通道
新华网· 2025-06-03 10:24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关爱心血管!守护生命通道 新华社记者徐鹏航、李恒 剧烈运动后突然倒地、流感后突发猝死……近年来,心源性猝死频繁进入公众视野。最新报告显示,我 国18岁及以上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的粗发病率为79.7/10万。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哪些因素会诱发心源性猝死?如何预防?时值中国心肺复苏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访。 急救:抓住黄金4分钟 近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一辆网约车上,上演"生死时速"。一名男生在去往考场的路上突发心梗,幸得同 行的同学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挽回了生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博介绍,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导致的突发性死亡, 通常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超过1小时,心梗、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是常见诱发因素。其核心特点是发展 迅速、救治窗口极短,死亡率高。 "心脏骤停以后,4分钟之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徐宁说,如未 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不能及时恢复自主循环,则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和多脏器衰竭,甚至导致死 亡。 如遇身边的人晕倒,如何第一时间判断并进行急救?徐宁介绍,可首先通过拍打双肩并在两侧耳畔呼 唤,判断患者是否丧失意识,再通过观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