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用领域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芳纶纸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芳纶纸市场需求逐步扩大,预计2028年市场消费量将超1.2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1 01:14
行业概况 - 芳纶纸是以芳纶短切纤维和芳纶沉析纤维为原材料,通过湿法成形技术制备的高性能新材料,分为间位芳纶纸和对位芳纶纸两类 [1][2] - 间位芳纶纸具有高强度、耐高温、阻燃和优良电绝缘性能,对位芳纶纸以芳纶1414和芳纶浆粕为原料 [2] - 2024年我国芳纶纸市场消费量达6684吨,较2017年2742吨增长144%,预计2028年消费总量将达12357吨 [1][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芳纶短切纤维、芳纶沉析纤维及苯二胺等原材料,中游为芳纶纸生产制造,下游应用包括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4] - 全球芳纶纸电气绝缘应用占比65%,蜂窝芯材应用占比35%,而我国电气绝缘应用占比高达93%,蜂窝芯材仅7% [6] - 2024年全国绝缘材料产量达265.1万吨,较2019年216.2万吨增长22.6%,推动芳纶纸需求增长 [6] 应用领域 - 电气绝缘领域:芳纶纸在高温下不变形,可降低机电产品尺寸和重量,电力设备及动力电池发展推高需求 [6] - 蜂窝芯材领域:芳纶纸蜂窝芯材具备高强度、隔音隔热特性,用于飞机、导弹等高端结构减重材料,国产C919客货舱地板及舱门采用该材料 [8] - 新兴领域:5G通信、算力设备、RO膜基材等应用拓展,C919飞机产能规划2024-2029年分别为50/75/100/150/150/200架,将带动需求增长 [8][21] 竞争格局 - 全球芳纶纸市场由美国杜邦垄断,占据57.1%份额,国内企业民士达以14.3%份额排名第二,时代华先、超美斯、赣州龙邦分列第三至五位 [12] - 民士达2024年芳纶纸销售收入达3.97亿元,同比增长16.7%,产品覆盖电力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 [14] - 超美斯芳纶纸质量达世界先进水平,客户包括空客、中航等,产品应用于航空、高铁、高压绝缘等领域 [16] 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企业技术突破,民士达等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性能接近国际水平,C919供应链自主化推动对位芳纶纸替代 [19] - 应用多元化:电气绝缘占比91%,蜂窝芯材仅7%,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5G基站等新兴领域将带动需求爆发 [21] - 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国内企业理论产能超9000吨/年,在建产能1500吨,预计2026年释放,布局RO膜基材等衍生产品 [22]
研判2025!中国绝缘制品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分析及未来展望:绝缘制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2 01:23
绝缘制品行业概述 - 绝缘制品用于隔离不同电位导电部分,并具有机械支撑、灭弧、散热等功能,按形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绝缘制品三类 [3] - 中国绝缘制品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已建立品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24年市场规模达775亿元(同比增长2.79%),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1][14] - 行业技术成熟度提升,部分领军企业具备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如无溶剂浸渍树脂、VPI浸渍树脂等实现规模化生产 [1][14] 行业政策支持 - 2024年河南省提出发展绝缘及介质陶瓷等新型建材,工信部等九部门推动高压电缆绝缘材料技术示范 [5][7] - 2022年政策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绝缘测试,推动高等级绝缘纸、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等研发 [7] - 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陶瓷绝缘部件列入鼓励类项目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环氧树脂(2024年产量176万吨)、高分子聚合物及无机物,供给侧改革推动优质产能释放 [8][10] - **中游**:本土企业如东材科技、华正新材覆盖覆铜板、半导体封装材料等,东材科技2024年新能源材料收入7.17亿元(+8.8%) [18][19][21] - **下游**:发电设备(2024年产量21779.6万千瓦,+23%)、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需求增长,火电/风电设备占比均达45.7% [11]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如丰罗、艾仕得)主导高端市场,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如东材科技、巨峰股份 [16] - 华正新材2025年Q1营收10.3亿元(+20.49%),产品应用于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1] - 神马电力、浙江荣泰等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如变电站复合外绝缘、耐高温云母制品 [18]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向高性能、高可靠性升级,突破耐高温/高压材料,纳米改性和复合绝缘技术应用加速 [23] - **绿色转型**:环保法规推动无卤阻燃、生物基环氧树脂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回收技术研发 [24] - **应用拓展**:新能源汽车、5G基站、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推动差异化产品开发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