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尿素市场供需与价格走势
icon
搜索文档
尿素周报:非基本面扰动因素加剧,尿素现货下行趋势未改-20250928
中泰期货· 2025-09-28 11:58
2025 . 9 . 2 8 中泰期货研究所 :郭庆 从业资格号:F3049926 交易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6007 (数据更新时间截止至每周五23:59) 目 录 CONTEN T S 0 1 综述 0 2 价格 0 3 供应 0 4 需求 综述 01 | 产业链 | | | 2025年9月19日-9月 2025年9月26日-10 | 2025年10月3日-10 | 2025年10月10日-10月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25日 | 月2日 | 月9日 | 16日 | | | 供应 | 周度日均产量:万 | 20.02 | 20.00 | 20.14 | 19.57 | 上周新增4家企业停车,停车企业恢复3家,本周预计0家 企业计划检修,2家停车企业恢复生产(预估数据来自隆众 | | | 吨 | | | | | | | | | | | | | 资讯) | | | 农业需求 | 秋季小麦肥需求 | 秋季小麦肥需求 | 秋季小麦肥需求 | 秋季小麦肥需求 | 当前农业需求陆续释放 | | | | | | | | 202 ...
尿素 呈近强远弱状态
期货日报· 2025-07-14 00:52
2—3月尿素农业需求及复合肥需求集中释放,一定程度上透支了4—5月的需求支撑力,导致尿素价格整体重心持续下移。其间,5月初出 口政策调整及6月中旬以伊冲突曾短暂推高期货价格,但随后均出现回落。整体上,在供大于需背景下,尿张英素涨势难以持续,6月下旬 至7月初价格逐步趋于平稳。 企业可采取差异化套保策略规避风险 供应方面,三季度新疆奥福化工、山东晋控日月新材料、安徽晋煤中能等企业将陆续投产,预计新增产能在150万吨;四季度潞安化工、 河南心连心等企业也将跟进投产,新增产能预计在130万吨。下半年随着新增产能进一步释放,叠加开工率回升,预计尿素日均产量将进 一步走高,或维持在19.5万~22万吨的水平。从产量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尿素产量合计3600万吨,同比增加420万吨,增幅13.2%。预计 2025年全年尿素产量或突破7300万吨,同比增加800万~900万吨。 需求方面,农业、复合肥、工业及出口领域表现各有不同。 农业需求方面,受天气条件及作物种植周期阶段性影响,下半年将以小麦底肥需求为主。 复合肥需求受双重因素驱动:一是磷肥、钾肥阶段性供应紧张;二是尿素价格触底反弹,推动复合肥企业一季度开工积极性大幅 ...
多重因素叠加 尿素短期高位震荡
期货日报· 2025-05-09 00:58
行业供需动态 - 4月复合肥行业进入用肥空档期 开工率明显下滑 成品库存季节性累积 [1] - 尿素价格受出口消息带动短暂上涨 但受保供稳价政策限制 预计后续仅有序放开 [1] - 5月传统用肥季来临 出口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尿素价格走势出现分歧 [1] - 2025年1-4月尿素开工率呈先升后降态势 从72.8%升至87.45%后回落至84.81% [1] - 气制尿素开工率低于往年水平 目前维持在65%-75% [1] - 1-4月尿素日均产量17.61万-20.03万吨 合计2349万吨 同比增加233.4万吨 增速11.03% [1] 产能与成本 - 陕西煤化工80万吨 甘肃刘化35万吨 江苏晋控新恒盛60万吨尿素项目均已投产 [2] - 5月煤制尿素装置有检修计划 气制装置开工率低于往年 预计供应增速维持8%-11% [2] - 4月无烟煤价格降至925-930元/吨 动力煤稳定在600元/吨 成本支撑减弱 [2] - 煤制尿素毛利率从3月中旬11.43%回落至4月6.94% 5月初随价格上涨再度回升 [2] 需求端表现 - 1-4月尿素平均产销率95.24% 农业领域水稻玉米底肥仍存需求缺口 [2] - 1-4月复合肥产量1835万吨 同比增加225万吨 增幅13.98% [3] - 工业领域三聚氰胺产量51.48万吨 同比减少2.98万吨 开工率60.24% [3] - 电力行业液氨改尿素升级改造已完成 工业领域需求有望窄幅增长 [3] 出口替代效应 - 1-3月肥料总出口716万吨 同比增加220万吨 增幅44.35% [4] - 尿素出口仅0.64万吨 同比减少1.8万吨 降幅73.9% [4] - 氯化铵 氮磷二元肥等中低端肥料出口显著增长 形成结构性替代效应 [4] 后市展望 - 5月南方水稻用肥和北方玉米底肥需求集中释放 复合肥开工率维持中高位 [5] - 短期内尿素价格将呈高位震荡 5月底至6月后需求转弱形成高供应低需求格局 [5] - 需关注出口端能否消化过剩产量以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