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潮牌

搜索文档
从花知晓到圣诺医药,中国美妆资本在押注什么未来?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6 11:29
核心观点 - 中国头部美妆企业正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聚焦前沿技术、内容化品牌和全球资源整合 [4][24][25] - 产业投资呈现大额资金集中化、技术原料驱动和并购合作增多三大特征 [6][7][10] - 中外产业资本逻辑存在差异:国际巨头偏好成熟品牌收购 中国企业更注重战略协同与科技下注 [23][27][28] 投资规模与集中度 - 2025年1-9月国内美妆企业完成13笔投资/收购 披露金额超55亿元人民币 占行业资本流动近60% [4] - 融资额Top3项目合计近52亿元 包括养生堂投资锦波生物34亿元、巨子生物收购丝域实业16.5亿元、华熙生物投资圣诺医药1.38亿港元 [6] 技术领域投资动向 - 华熙生物斥资1.38亿港元认购圣诺医药9.44%股权 看重其小核酸药物研发及PNP平台的非肝脏组织靶向递送技术 [3][7] - 多家企业加码技术端:欧莱雅与纳爱斯投资未名拾光、拉芳家化投肽源生物、丸美追投圣至润合 [10] - 资本密集投向再生医学、RNA、ECM和合成生物领域 技术成为行业新主战场 [7][10][24] 品牌生态与全球化布局 - 珀莱雅投资花知晓 看重其年轻消费群体影响力、产品力及海外过亿营收规模 支持全球化战略 [10][13] - 橘宜集团收购百植萃补齐功效护肤短板 USHOPAL收购法国PAYOT拓展高端功效护肤市场 [10] - 品牌投资门槛提升:关注核心技术、赛道趋势及团队品牌化思维 [10][24] 国际巨头对比分析 - 欧莱雅前9个月完成8笔投资 包括收购Medik8、Color Wow 投资Jacquemus、Amouage及AI广告公司Rembrand [14][16] - 联合利华完成7笔投资 收购Minimalist、Wild、Dr Squatch 投资Ra's Luxury Skincare等品牌 [19] - 国际巨头逻辑为补能力短板、抢占用户入口和搭建可放大生态 [22] 中外资本逻辑差异 - 国际巨头偏好收购成熟品牌 金额大且直接纳入全球扩张版图 [23] - 中国资本强调战略协同与赛道下注 通过技术、渠道、内容嫁接实现增效 [23][28] - 中国企业更倾向投资前沿科技 承担更高不确定性以撬动未来可能性 [24][28] 产业格局影响 - 资本注入抬高行业门槛 淘汰缺乏差异化的中小玩家 为研发型/内容型品牌提供跳板 [24] - 推动产业从数字红利驱动转向资本+科技+内容+全球整合的多维融合模式 [24][25] - 未来将形成科技赋能医美、内容驱动青年品牌、跨国渠道整合三线支撑的新格局 [25]
突传消息:知名韩国品牌将退出中国?多地门店撤柜、打折清仓,曾火遍全网,众多明星人手一件!代理商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0:55
公司经营调整 - 韩国时尚品牌Mardi Mercredi在中国多地门店计划撤柜并开展打折清仓活动 包括杭州、青岛、沈阳、南京等城市 [1][3][4] - 杭州湖滨in77门店于2023年9月20日开业 目前开业不足两年 店内已悬挂"全场清货"标识但未获具体闭店时间要求 [4][6] - 中国代理商曼多亚公司回应称撤柜主要因部分店铺经营调整 集团将资源转向新品牌Raive和Rest&Recreation的建设 [6] 品牌发展历程 - 品牌由设计师朴和睦与李秀贤于2018年创立 2022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场开设门店 [6] - 通过天猫、抖音、得物、小红书等线上平台快速走红 2023年加速线下扩张 先后在上海港汇恒隆开设旗舰店及北京合生汇等标杆商场门店 [7] - 标志性小雏菊logo与腊肠狗印花设计形成品牌识别度 产品定价在一线商场中属中等价位 卫衣卫裤等日常款受欢迎 [7][9] 品牌影响力建设 - 凭借IU、李孝利等韩国顶流艺人穿搭实现"破圈" 从小众潮牌转型为大众化品牌 [9] - 获得中国本土明星私服穿搭认可 因部分款式采用无性别设计同时吸引年轻男性消费群体 [9] - 中国市场存在大量假冒产品 代理商曼多亚于2024年底声明其为大陆地区唯一合法运营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