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

搜索文档
讲好孝文化新故事 孝感交出文旅+就业双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3:32
湖北省消费与就业总体表现 - 2025年1-7月湖北省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185.87亿元 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1] - 全省新增就业连续4年超9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3年超40万人 [1] 孝感市文旅融合项目发展 - "槐荫船说"文旅项目全年预计接待游船游客近10万人次 预计收入2317.3万元 商业空间预计接待消费客群85万人次 预计收入9025万元 年综合营收预计达11442.3万元 [2] - 云梦县博物馆2025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55万余人次 祥云湾文旅街区2025年1-7月游客量突破240万人次 单日最高达5万人次 夜间消费占比72% [3][4] - 2025年1-7月孝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6亿元 同比增长6.2% 文旅场景带动人均消费增长超30% [5] 文旅产业就业带动效应 - 祥云湾景区引进187家商户 直接吸纳就业1800余人 其中75%为本地居民 间接带动酒店餐饮等800多个岗位 节庆期间提供超500个临时岗位 [6] - 孝感市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21个 开展招聘活动617场 累计提供岗位25.54万个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34亿元 [7] - 首衡城项目已带动3.7万人就业 二期项目预计带动近10万人就业 [8] 企业案例与区域经济联动 - 鑫葡果品在孝感首衡城设立30多个档口 2025年上半年档口销售额超1000万元 [8] - 文旅项目带动槐荫公园周边商业体联动 包括万达广场 澴宇国际大酒店等 县城餐饮夜市从1条扩至3条 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35% [2][6]
讲好孝文化新故事 孝感交出文旅+就业双答卷|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3:32
在湖北推动消费升级与就业扩容的生动实践中,位于长江以北、湖北省东北部的孝感市,凭借深厚的历 史文化底蕴与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在"文旅融合"与"促进就业"两大领域交出亮眼答卷。 8月25日至2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孝感,深入探访这座 以"孝"为名的城市,解码以文旅激活消费新引擎、以就业搭建民生幸福路的高质量发展"孝感样本"。 以文旅融合讲好"孝文化"新故事 8月25日晚,在孝感市槐荫公园河畔,夜间游船与一场集光影、水幕、歌舞、科技于一体的演艺相融, 不仅点亮了八月盛夏的夜晚,更在流光溢彩中唤醒了游客对孝感这座城市历史人文的深层感知。 孝感因孝得名,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中国孝文化之乡,董永行孝感天的故事便发生在孝感, 而孝感市"槐荫船说"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是对当地孝文化、董永与七仙女爱情传说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深 度挖掘。 当天傍晚,"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沿着槐荫河全长约4.5公里的游线,重温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动人故 事。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通过夜游为抓手,以游船夜游和光影演艺相结合,打造沉浸式文旅 体验产品,既提升了夜经济活力,也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 ...
云南红河州 就业就在家门口
经济日报· 2025-08-12 22:15
招引企业模式 - 元阳县创新"中介引企"模式 借助劳务中介熟悉用工情况和产业动态的优势精准招商 促成企业赴当地投资建厂[2] - 通过中介引企实现劳动力回流 达成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 产业发展的多赢局面 元阳德熙纺织厂一期项目吸纳本地劳动力260余人 月均工资3500元以上[2] - 采用"乡村办小厂"和"家庭办作坊"形式 提供弹性工作制和居家岗位 元阳县龙汇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发展家庭作坊80户 带动440余人就业[3] 资源盘活与产业升级 - 红河州各级政府盘活闲置资源 精准锁定产业"小商"和"优商" 提升企业服务保障水平[5] - 草坝镇盘活老旧育苗基地和低产大棚资源 引进龙头企业新建20亩现代化连栋育苗大棚 可稳定供应黄瓜 辣椒 番茄种苗[4] - 建水县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盘活临安镇中所村集体闲置厂房 帮助企业扩建3条生产线 金亿志电子公司150余名员工均为本地群众 70%是老员工[5][6] 就业与增收成效 - 红河州去年以来招引"小商"178个 建成务工车间181个 吸纳2.56万人就地就近就业[1] - 草坝镇育苗车间日均稳定用工超100人 务工群众人均年增收5万元左右 管理员年收入达八九万元[4] - 开远市昭余珠宝饰品有限公司利用社区闲置厂房使房租便宜一半多 同样用工200人的工厂每年可节约支出500多万元[7] 创业扶持与技能培训 - 建水县引进数字青年创业园 通过创业就业"一站式"孵化平台扶持青年创业 提供免费场地和政策代办服务[7][8] - 青创科技公司以民用无人机驾驶培训为突破口 培育360名持证飞行员 累计新增务工岗位2000余个[8] - 开远市政府部门从创业者角度分析扶持政策 用工成本和要素投入 成功招引浙江义乌企业回乡发展[7]
内蒙古民众务工新变化:“顾家增收两不误”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1:58
就业模式转变 - 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出现外出务工向本地就业转变趋势 农民理性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以实现顾家与增收双重目标 [4] - 54岁居民何全有通过街道就业服务站获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成功入职当地机械公司担任设备操作员 此前因年龄问题被外地企业婉拒 [1] - 52岁村民杨文海从鄂尔多斯周边地区流动务工转为在村集体网片厂工作 收入稳定性显著提升 [1][3] 村办企业发展 - 伊金霍洛旗查干日格召村村委会与煤炭企业合资建立网片厂 吸引有手艺的农民加入 调整了村产业结构并增强集体自我发展能力 [1][4] - 村办企业使当地农民获得年底分红 每户至少增收1000元以上 同时提供双休等企业福利 [4] - 苏布尔嘎镇种养殖企业吸引农民加盟 饲养员岗位月基本收入达7000元 工作强度适中且能兼顾家庭 [4] 收入与福利提升 - 网片厂采用计件工资制 员工月收入最高达1.8万元 最低也能保证1万元水平 [3] - 就业者通勤距离大幅缩短 杨文海工作地点距家仅1公里 能有效照顾上学子女 [3] - 财务等岗位员工享受企业双休制度 并可安排周边地区旅游活动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