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动力国产化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航发控制接受广发证券等8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36
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布局民用大飞机产业链 预计十五五中后期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 国际合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84% 部分订单从单件向组件跨越[1]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应对衍生业务收入下降 上半年实现收入9267万元[1] 业务板块发展 民用大飞机业务 - 作为商发产业链重要配套单位 优先保障资源推进产品研制与适航试验[1] - 积极融入大飞机产业链 期望形成第二增长曲线[1] - 随着大飞机动力国产化推进 预计十五五中后期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国际合作业务 - 为国外知名航空企业提供民用航空精密零部件转包生产 如航空发动机摇臂[1] - 上半年国际合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84%[1] - 部分订单已从精密偶件单件向组件或部件跨越[1] - 将抓住国际民用航空复苏机遇 拓展市场并提升合作层级[1] 衍生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衍生业务实现收入9267万元 因客户需求分流同比略有下降[1] -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 如通航动力控制等产品的开发交付[1] -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子公司 推动衍生产品平台化谱系化发展[1] 通航动力业务 - 随着低空经济政策出台 国产通航动力产品前景广阔[1] - 积极参与中高端通航动力产品研制 技术成熟产品可用于多种机型[1] - AES100已配合主机厂获生产许可证 目前收入未单独核算[1] 军贸业务 - 协同相关方拓展国外航空动力装备市场[1] - 国产自研高性能航空装备亮相 国际客户需求增长[1] - 国产航空装备出口迎来新机遇 有望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运营与治理 产能保障 - 坚持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体系 加强内部核心能力建设[1] - 现阶段产能能够保障当前批产和修理任务交付[1] - 未来2-3年新研产品量产与修理业务增长 将加快募投项目建设[1] 集团改革 - 中国航发动控所已成立无锡动控科技有限公司 部分人员已进入[1] - 相关工作正在推进[1] 人才激励 - 通过多种形式实施骨干人才多元化激励 探索完善正向激励[1] - 股权激励推进与资本市场行情及公司经营实际相关[1] - 将积极研究方案并按规披露进展[1] 财务表现 上半年业绩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下降主要受价税改革政策影响[1]
航发控制(000738) - 000738航发控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09:05
业务发展情况 - 国际合作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84% [2][3] - 衍生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267万元 [4] - 通航动力配套产品覆盖1000kW/200kW涡轴、1000kW涡桨及600公斤推力以上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 [4] 战略布局 - 民用大飞机业务预计"十五五"中后期产生业绩贡献 [2] - 国际合作业务实现从精密偶件向组件/部件的产品升级 [3] - 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衍生产品平台化、谱系化发展 [4] - 积极拓展航天/船舶/兵器/石化/汽车等行业衍生品市场 [4] 能力建设 - 采用"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科研生产体系 [6] - 募投项目建设保障批产/科研/维修核心能力需求 [6][7] - 未来2-3年新研产品量产及修理业务将持续增长 [7] 体制机制 - 动控所已成立无锡动控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改革 [7] - 通过项目专项奖/人才成长奖/经营业绩奖实施多元化激励 [7] - 持续研究股权激励方案并按规定披露进展 [7] 风险提示 - 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降主要受价税改革政策影响 [5] - 军贸产品及通航动力收入暂未单独核算 [4][6]
航发控制(000738) - 000738航发控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7:26
业务发展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下降,长期趋势向好,受部分军品型号需求量达峰、税收政策和产品降价影响,后续新研型号上量等因素将推动增长 [2] - 军用航空动力控制业务增长驱动为维修业务上量和新研型号列装需求迫切;国内民机业务进展顺利,“十五五”中后期将产生积极影响;通航动力技术成熟,将推动产业化和市场化;国际转包业务紧抓复苏机遇,但长期增长有不确定性;衍生产品加快平台化、谱系化发展,拓展非航市场 [2] 布局举措与产品 - 航发集团出台支持政策,公司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子公司对接多行业,加强技术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制 [2] - 技术成熟的产品有1000KW级民用涡轴等发动机控制系统,船用泵类等市场化产品正在研发;商用发动机业务进展顺利,探索民机维修业务 [3] 军机维修业务 - 2024年修理业务收入占比增至16%左右,同比增长约2.9亿,“十五五”期间预计维持较高水平 [3] - 维修业务毛利率与新机交付大致相当,有向最终用户提供备件服务,维修产线能力建设按计划推进 [3] 燃气轮机业务 - 燃机业务处于研制和拓展阶段,整体占比有限,产品主要配装航发集团燃机,正加快对外对接和产品研制交付 [3] - 军用燃机业务利润率与航空发动机业务基本一致 [4] 国际合作业务 - 国际合作收入增长5.48%,毛利率略降,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和新产品开发 [5]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短期不影响收入,长期有不确定性,转包产品可申请关税豁免;后续举措为技术升级、成本优化和开拓大飞机市场 [5] 子公司业绩情况 - 西控科技利润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速受边际规模影响,贵州红林利润增长快是因低收益汽车零部件业务减少 [6] - 北京航科收入增长9%,利润总额增长7%,因科研收入和自筹研发投入增加,不影响新领域发展 [6] - 长春控制利润降幅大于收入降幅受装备降价、业务取消和税收政策影响,加大产品能力投入和市场开拓,预计未来回升 [6][7] 财务相关情况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较多受行业结算特点影响,军品收入占比约90%,坏账风险小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年底转负,2025年一季度好转,募投项目专款专用,暂时不存在资金压力 [7] 改革进展情况 - 614所已获批准将部分事业资产转性为经营性资产,后续细化并推进方案实施,获取相关资质;航发控制未接到上级机关关于中国航发动控所改革通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