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规模长时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之钒电池专题报告:深峡锁钒成碧玉裂谷熔钛化金桥
东莞证券· 2025-07-30 12:28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超配"评级 [2] 核心观点 - 中国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太阳能和风电装机容量占比达42%,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 [5][45] - 钒电池凭借安全性高(水系电解液无燃爆风险)、循环寿命长(1.5万-2万次)及扩容灵活等特点,成为风光配套储能的重要选项 [14][15] - 2024年中国液流电池新增装机0.81GW/3.23GWh,同比增10倍,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占比96.67%,中标金额超34.85亿元 [17][73] - 预计2026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144.6亿元,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68][71] 产业链分析 上游资源 - 2024年中国钒产量16.5万吨(折五氧化二钒),需求总量同比增4.2%,电解液成本占钒电池总成本50% [18][23] - 钒钛股份2024年向大连融科销售五氧化二钒1.48万吨,2025年协议供应量增至2万吨 [75][77] 中游制造 - 电堆成本占比约25%,关键材料离子交换膜、电极等已实现国产化,大连融科为产业链领军企业 [22][38] - 4小时储能系统度电成本2181元/kWh,8小时可降至1627元/kWh,长时储能经济性凸显 [27][31] 下游应用 - 电源侧(新能源配储)、电网侧(调峰调频)和用户侧(工商业储能)构成三大场景 [31] - 新疆吉木萨尔建成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1GW/1GWh),总投资38亿元 [64][67] 政策与市场空间 - 国家层面明确支持液流电池技术研发,四川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打造产业集群 [34][35] - 中性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达263.7GW,2025-2030年CAGR为17.2% [65][66] - 2024年液流电池在新型储能中渗透率仅0.7%,技术成熟度提升将驱动份额增长 [56][68]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钒电池供应链头部企业,如钒钛股份(000629)具备资源+电解液一体化优势 [74][77]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之钒电池专题报告:深峡锁钒成碧玉,裂谷熔钛化金桥
东莞证券· 2025-07-30 09:22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 [2] 核心观点 - 中国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截至2024年年底太阳能和风电的发电装机容量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42% [4][44] - 钒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适中、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逐渐成为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配套储能的重要选项之一 [4][58] - 2024年我国液流电池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新增并网0.81GW/3.23GWh 较2023年增长10倍 [4][16] - 全钒液流电池在2024年采招落地的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中规模达973.45MW/4071.35MWh 容量规模占比96.67% [4][16] - 2024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约23.1亿元 到2026年有望增长至144.6亿元 [4][66] 中国已实现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自主可控 我国液流电池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主导 - 1984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提出全钒液流电池概念 1986年获得专利 [11] -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钒电池技术 1995年研制出500瓦、1千瓦的样机 [12] - 钒电池使用水基电解液 不存在燃烧爆炸风险 循环寿命可达1万-2万次 远超锂电池的3000-6000次 [13] - 钒电池电解液几乎可以实现100%回收再利用 容量扩展灵活 通过增加电解液储罐就能扩展容量 [13] 钒电池的产业定位属于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 - 全钒液流电池产业主要定位于有高安全性需求、规模化、长时间尺度的储能 [31] - 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钒电池产业发展 2021-2023年期间发布了多项支持政策 [33] - 四川省于2024年5月出台《促进钒电池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提出打造全产业链 [34] - 攀枝花市规划到2025年形成电堆800MW和2GWh钒电池容量生产能力 到2030年形成1.5GW电堆和4GWh的钒电池成套装备能力 [35] 钒电池产业链主要参与企业 - 钒供应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 包括攀钢集团、河钢集团、建龙集团等 [36] - 生产钒电池关键材料的企业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供应 包括电极材料、隔膜、双极板等 [36] - 钒电池中游企业包括大连融科、上海电气、普能世纪等电堆和系统制造商 [37] - 大连融科在我国钒电池领域具有领航地位 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产业化 [37] 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钒电池储能带来增量需求 中国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分为加速转型期、总体形成期和巩固完善期三大阶段 [39] - 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由2003年的3.9亿千瓦上升至2024年的33.5亿千瓦 [41] - 2024年太阳能和风电的发电装机容量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42.0% 较2023年提高6.0个百分点 [44] - 2024年全国电网工程累计投资完成额达6083亿元 首次超过六千亿元大关 [45] 新能源装机量持续提升,新型储能快速发展 - 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77.17GW 同比+27.8% 风电新增装机79.34GW 同比+4.5% [49] -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886.7GW 2014-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达41.1% [49] - 2024年全国光伏利用率为96.8% 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风电利用率为95.9%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5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78.3GW 占比56.8% 液流电池累计装机占比达0.7% [55] 钒电池储能市场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 新能源配储比例一般在10%~20% 配储时长多为2小时 储能时长要求提高至4小时为钒电池创造良好条件 [63] - 预计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19.3GW 到2030年累计规模将达到263.7GW 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17.2% [63] - 预计到2025年钒电池产业将迎来实施交付的高峰期 2026年钒电池项目总规划规模将达到3吉瓦 [66] 投资策略和重点公司 - 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钒电池应用市场逐步扩大的钒电池供应链头部企业 [72] - 重点关注钒钛股份(000629)2022-2024年与大连融科交易金额合计约24.73亿元 2025年计划供应多钒酸铵折合五氧化二钒20000吨 较2024年增长35%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