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搜索文档
助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北京教育系统 “五老”将走进中小学校
新京报· 2025-09-26 06:30
北京市教育系统思政课督导机制创新 - 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在高校建立老同志为主体的思政课督导员基础上 创新在中小学校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有情怀的"五老"思政课督导员队伍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效衔接和一体化建设 [1] "五老"督导员职责与工作方法 - 思政课督导员需严把政治关 看清教师授课内容是否符合大纲要求 课堂教学设计亮点特色及短板缺陷 对教师教学有基本了解 [2] - 对课堂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对好经验好做法作为典型向学校推荐 [2] - 督导员要像中小学教师关爱学生一样关爱教师 同时牢记政治职责 [2] "五老"资源整合与教学创新 - 搭建"五老"授课平台 邀请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 用亲身经历讲授党史国史和革命传统 用鲜活故事替代生硬理论灌输 [2] - 创新"五老"教学形式 开展"五老领学"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走访红色基地和参与社区服务 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实践感悟 [2] - 建立"五老"人才库根据教学需求匹配资源 设立"五老"思政工作室支持与专职教师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3] 督导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 构建"五老"助力思政课建设的六大机制:支持保障机制 跨学段听课和集体备课机制 服务青年思政课教师传帮带成长机制 与青少年学生结对子帮扶机制 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建设机制 社会实践大课堂协同育人机制 [4] - 强化协同创新扎实推动"五老"思政课督导员队伍建设 [4] - 充分发挥"五老"理论威望和实践阅历优势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效破题 [4] 督导工作实施进展 - 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原校长刘素梅已成为朝阳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思政课督导员 该督导员自2012年退休后已担任三届9年督学 [5] - 督导员已与对接学校书记校长进行前期沟通 计划做好思政课督导工作 把德育工作实效性通过思政课落实 [5]
我省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辽宁日报· 2025-09-14 13:11
纪念活动与教育形式 -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于9月12日回国,引发系列纪念活动 [1] - 活动形式包括邀请93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原所志作报告、收看直播、开展主题班会等,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 [1] -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多名学生参与活动,对老战士表达崇高敬意 [1] - 鸭绿江畔辽东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有400多名大中小学师生代表及香港培侨中学、澳门濠江中学师生齐聚,唱响经典歌曲 [2] - 丹东市实验小学各班级同步开展主题班会,讲述黄继光、杨根思等英雄事迹,并组织学生写下感想 [2] 思政课教学创新 - 多所高校如辽宁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围绕"迎接英雄回家"主题开展教研教学活动 [4] - 活动旨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抗美援朝精神和英雄事迹融入教学 [4] - 辽宁大学图书馆礼堂有8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说课展示,结合专家点评优化课程设计 [4]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十余所大中小学教师集思广益分享经验 [4]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500多名大中小学学生代表同上一节思政课,结合历史影像和英雄故事深刻感悟精神 [4] 历史传承与精神滋养 - 辽宁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3] -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亮由校史讲起,提及抗美援朝期间东北工学院有90%学生报名参军参干,40名一年级学生光荣参军,以此作为学生榜样 [3] -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师生重温学校国防教育传统,体会"国无防不立"的含义,从英雄身上汲取力量 [3] - 全省教育系统计划持续加强青年学生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好青年 [4]
小学老师教高中引热议,师资小学富余、中学紧缺问题求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0:54
教师资源结构性变化 - 我国学前及小学阶段学龄人口已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达峰 2020年幼儿园在园儿童4818.26万人 2023年小学在校生1.08亿人 比2024年多210万人[3] - 2016年—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持续减少 小学教师面临总量富余 2024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659.01万人 比上年减少6.62万人[3][5] - 初中、高中学龄人口持续增长 2024年全国初中在校生5386.16万人 比上年增加142.47万人 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922.28万人 比上年增加118.65万人[5] - 全国初中及高中学龄人口峰值将分别于2026年和2029年出现 高中阶段师资压力更大[5] 跨学段任教实践 - 福建省厦门市两年前开始从小学、初中遴选高中教师 初中教师教高中较多 小学教师教高中需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1] - 2025年8月福建省长汀县教育局遴选30名小学教师到初中学校任教 龙岩市新罗区选调100名小学教师转岗到初中[8] - 山东省临沂市在秋季学期开学前 有小学教师接到参加高中教师选拔的通知[8] 跨学段任教挑战 - 教师资格制度限制跨学段任教 教师资格证按学段和学科严格分级 跨学段任教需重新考取资格证或二次培训[9] - 教师跨学段任教能力培养困难 多数教师仅接受某一学段系统训练 缺少对其他学段核心概念与教学范式的理解[9] - 家庭顾虑阻碍教师流动 教师流动可能导致夫妻分居、子女上学等问题[9] 跨学段调配机制创新 - 重庆谢家湾学校实行教师跨学段任教 道德与法治、艺术等学科教师同时担任小学部和初中部教学[11] - 北京等地探索新型集团化办学 小学、初中和高中纵向衔接 构建连续培养体系[11] - 建议建立教师"低聘高招"聘用制度 优先招聘具有高学段专业资质的低学段教师[12][13]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7-17 22:02
文章核心观点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赋能教学资源整合、实践场域创设、评价体系构建,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质效 [1] 构建全学段思政教育资源库 - 当前教学资源整合面临纵向衔接内容重复与衔接不畅、资源更新难以适配社会热点、资源配置区域性集中与基层供给薄弱等考验 [2] - 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资源库,可实现智能整合与创新供给,包括自动解析教材逻辑生成衔接建议、实时响应热点生成多模态案例、融入校园特色育人元素 [2] - 开发分层资源供给平台,为小学打造沉浸式启蒙场景,为中学构建议题式实践工坊,为大学定制思辨型研习矩阵 [2] 创设虚实融合的思政育人空间 - 实践育人环节面临各学段实践未形成阶梯式上升路径、线下场景受时空限制、传统教学重过程轻反馈等困境 [3] - 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智慧实践生态系统,可动态构建历史场景仿真与社会问题推演沙盘,实现阶梯化实践场景 [3] - 综合运用AR、VR、MR等技术打造多方联动、虚实融合的实践矩阵,并构建成果智能分析系统评估实践成果,追踪学生价值观成长轨迹 [3] 打造全过程思政教育评估生态 - 当前评价体系存在以考试成绩为主导、价值观等维度缺乏有效量化工具、评价标准缺乏纵向连贯性等问题 [4] - 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打造智慧评价系统,通过多模态学习分析引擎实时采集课堂及在线数据,构建情感态度计算模型形成可视化成长曲线 [4] - 开发知识掌握度动态评估系统生成个性化诊断报告,创建全学段思政素养数字育人画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意见 [4]
全省思政课教师共备一堂课,助力海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海南日报· 2025-04-28 01:34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 全省万余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参与集体备课会 推动琼崖精神融入教案和课堂 [3] - 备课会采用一体化育人理念 协同化教研模式和多维化教学情境 展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特点 [3][5] - 海南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做法入选教育部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创新案例和2025年工作典型案例 [5] 琼崖精神教学实践 - 万宁市万城小学教师通过海南岛战役群众支前故事 引导学生体悟军民鱼水情 [3]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教师以雕塑为切入点 带领学生寻访琼崖革命足迹 [4] - 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教师将历史书信改编为剧本 情景再现峥嵘岁月 [4] - 海南大学教师通过地图 理论和场景相结合 呈现琼崖精神融入课程的示范课 [5] 思政课改革创新 - 活动在海南解放75周年之际举办 对传承琼崖精神和凝聚自贸港建设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6] - 省委教育工委提出要将琼崖革命红色基因转化为育人密码 把自贸港实践深耕为青少年成长沃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