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文明研究工程

搜索文档
我国将科学编制“十五五”考古工作、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新华网· 2025-09-25 23:03
新华社成都9月25日电(记者徐壮、童芳)记者从2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 我国将强化全国"一盘棋",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科学编制"十五五"考古工作、大遗址保护 利用规划。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有力支持下,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考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成就。 会议部署,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认识考古工作的战略定位、时代方位、当代价值和前 进方向。要努力推动中国考古实现专业化、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实施中华文明探 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强化文明理论建构。 [ 责编:袁晴 ] 此外,要发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作用,培育国际性联合考古项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要增强科技 与多学科支撑,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夯实考古发展基础。要加强项 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建用一体谋划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
文物事业发展步伐更坚实
经济日报· 2025-09-11 00:59
考古工作进展 - 实施1284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一万年文化史 五千多年文明史[2] - 边疆考古发现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质 包括吉林古城村 新疆莫尔寺 西藏玛不错等遗址[2] - 考古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包括考古发掘方舱和移动实验室[2] - 实施基本建设考古发掘6500余项 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 雄安新区 沪渝高速公路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2] 博物馆事业发展 - 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平均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3] - 免费开放博物馆6444家 占比超91%[3] - 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 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3] - 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 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3] - 通过大馆带小馆 巡展 借展 联合办展 "云展览"等方式增强供给能力[4] - 实施预约机制调整 延长开放时间等措施应对寒暑假和节假日激增需求[4] 世界文化遗产成就 - 新增4项世界文化遗产 包括泉州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北京中轴线 西夏陵[5] -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 其中文化遗产41项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5] - 理顺乐山大佛 都江堰—青城山 龙门石窟等遗产地管理体制[5] - 实施故宫 莫高窟 长城 大运河 丝绸之路等保护展示项目[5] - 推进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 三星堆—金沙遗址等申遗工作[6]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00:2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入选项目涵盖多领域,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过去一年考古工作影响力持续提升 [1] 分组1:终评会信息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于4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 [1] - 终评会评委通过抽签从评审委员会专家库随机抽取,21位评委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等单位 [2] 分组2:入选项目 -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等十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 分组3:评选流程 - 本届推介活动收到30个参评考古项目,经初评、终评环节选出十大考古新发现 [2] 分组4:过去一年考古工作情况 - 三部委联合发文加强考古和大遗址保护用地保障,印发中外联合考古专项规划等文件 [1] - 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1740项考古发掘项目,18个“考古中国”在研项目统筹推进 [1]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即将结项,夏商文明研究工程正式启动 [1]